李凡是一位14岁初二年级的小男孩,干净、沉稳。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因为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如之前考的好,正和妈妈说考试的事。
妈妈:“你什么情况啊?这次没考好。”
李凡:“没准备好呗!”明显的底气不足。
妈妈:“没准备好是什么情况啊?”
李凡:“没准备好就是没准备好呗!”很不耐烦了
本来就有些不开心的妈妈被李凡的态度激怒了。声音明显提高了八度:“每次和你说考试的事,就很不耐烦,没考好还有理了你?没准备好就是没好好学习!”
李凡:“妈、妈、妈!你说话声音能小一点不?我能听到……”
而妈妈事后也抱怨,跟李凡说话说一次两次根本没用,要说好多次才能听到,所以说话的声调不由自主就高了。
在亲子关系中,这样的场景非常常见。妈妈似乎想以高声调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孩子根本不买账。于是妈妈就会说好几次孩子才能听到或者才开始行动,妈妈的火直往上冒,分分钟吵架的节奏,母子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很多父母认为,为了得到孩子恰当的回复,他们必须大声说话。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很高的音量通常体现了某种不确定性,孩子会迅速识别和利用这一点,孩子们的观察力及其敏锐,父母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高度都会泄露父母的想法和目标,孩子们的敏锐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就像是李凡的妈妈,她的高声调很有可能是代表了自己对儿子没考好这件事情的无能为力。假如我们换一种方试呢?通过低声调来传达,反而会更加有效。我们很多时候通过音调来显示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指令或者命令的语言应当谨慎使用,它们应当被用于真正紧急的情况,即在危机即将发生而孩子必须立刻回应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最好避免直接使用命令,除非你不经常使用直接的命令,否则你不可能通过恰当的方式监督孩子的执行。而且,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需要立刻听从你的命令,以后你的话语就会毫无分量。李凡妈妈高声说话的行为就是很好的印证,由于妈妈经常用高声调说话,导致了李凡越来越听不见妈妈的话,处在一种隔离状态。儿子越是听不到自己说话,妈妈的声调越高,李凡就更加听不到(潜意识是不想听到),自此形成恶性循环。
人际间的冲突往往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准备,它体现的无非是敌意、争吵和焦虑,以及冲突双方对于权力的争夺。冲突还与消极的情绪和冲动密不可分,还可能因为激烈的言辞和暴力行为会激起分歧甚至是仇恨,这不仅在陌生人之间,还有父母和孩子之间。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学生的自杀率一直在逐年攀升。关于中国学生的自杀率,以下有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数据来自网络)。
第二组数据: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第三组数据: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我们看看周围有多少孩子在小小的年龄就选择了自杀,痛心之余,再回他们的家庭养育模式:父母要求孩子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而没有考虑过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更不能体验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每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时候,就会被父母指责、否定,孩子会认为“我是不好的“我是不优秀的““我是不被认可的”等等诸多消极评价,慢慢地这些观念内化成他自己的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很有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认同父母的想法,压抑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久而久之,自我的无价值感、无意义感越来强,最终可能会导致抑郁,严重的走向自杀之路。另一个极端是和父母对抗,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
“冲突”简言之,要么是斗争,要么是屈从,斗争意味着不尊重对方,而屈从是不尊重自己的尊严,这两种选择的结果必定会导致冲突,在冲突中战败的那些人会反抗并寻求其它机会重新确立失去的威信。这就导致了冲突的加剧。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和父母之间很容易这样,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孩子很容易越来越逆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