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到父母或者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发生争执,往往是因为对我或者对表弟表妹的教育引发分歧。现在,我和老棉裤之间也开始这个循环,虽然已提前达成协议,但多年形成的习惯并不容易改变,往往不由自主陷入怪圈。原生家庭的影响在育儿中容易暴露,新手爸妈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最直接来源于双方各自父母,如果没有学习没有自省,只会按照各自不同经验延续过去的方法,冲突在所难免。
近18个月宝宝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发,“人小鬼大”,对家庭成员的不同风格门儿清,摸准命脉,以哭要挟。老爸是最没有原则的,一听到哭声(大多是哼哼唧唧地假哭),立刻方寸大乱手足无措,二话不说抱起来哄,但小家伙根本不领情,除非按着她的意愿,想干什么就让干什么,否则任何哄抱只是白费力气。所以只要跟老爸玩,没走几步就开始黏在怀里、总是出没在“危险地带”……换了妈妈,立刻收敛很多,一路散步自己走得欢脱,时不时躲个猫猫捉个迷藏,一副通情达理小天使模样。但爸爸妈妈都在场的时候,又是一番场景,先找到“软柿子”,耍赖哭闹,此时若我们没有达成统一战线,小家伙得逞后,下一次只会更糟糕。
所以,需要立刻改变的,不是小棉袄,而是老棉裤。
孩子是大人的镜子,不要嫌弃人家是熊孩子,因为大人就是熊大。o(╯□╰)o
那小朋友哭闹到底怎样处理呢,这两天听周晖老师的《发展心理学》,讲到这个问题。首先家长要冷静,语气温和而坚定,和孩子共情,理解她的情绪、允许发泄出来;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她做出决定。
听上去很简单,但实践之路漫漫,孩子出生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带着自己独有的基因密码和气质秉性,妄图改造只能白费力气,需要做的就是接纳她急躁、倔强、好奇、好动的性格,懂得尊重、懂得沟通、懂得共情、懂得表达爱,更需要智慧去行动去实践,这些都是曾经成长中缺失的课程,自己首先习得,才能和小朋友更好地相处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