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过年习俗,除了年三十的家人团聚,就是算计着看望家里过世老人。这般习俗没有硬规强制,而是来自千百年的传承自觉。前些年我们去到万里之外后,碰上过年祭奠故人难,但只要回到家国来,无论啥时候,无论有多忙,必定要去墓园看父母。不去,过不了心中那道坎;不去,会觉得惶惶不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747605ab0bbae04c.jpg)
按网约午后我和老伴,与大姐家人,冒雨去了西郊龙台山公墓,然后去了歌乐山陵园。父母的骨灰安葬在龙台山公墓,绿水青山、龙形龟状 ,规划大气、打造精致,算得上当地规模、档次较高的墓园。原以为大年初一上坟,再加下雨人不会多,哪知到了之后撑伞、捧花祭扫者络绎不绝。疫情期间改变了过去很多陋习,鞭炮早就不让放了,现在燃烛、点香、烧纸,也在禁止之列,祭奠方式只能鲜花、瓜果点心类。不过我和老伴,包括大姐家人,都很赞同这种文明方式,不叨扰、不喧哗、不污染,更加符合环保、人性的需求。到了墓地,我们用家里带来的抹布,仔细擦拭墓碑墓盖后,铺上白净的厚纸、摆上好吃的贡品,然后依次站立碑前三鞠躬,表达对故人的无限哀思。也会与故人聊聊过往今来,聊聊家里大事小事;祈盼他们护佑后人平安好运。当然也会叮嘱他们,有啥需求投梦后人,通过烧纸送钱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所需所求。其实这样的祭奠,更多的是一种缅怀、一种期许、一种慰籍。让故去的老人,复活在自己内心里。在歌乐山陵园埋葬的是大姐夫父母,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们都曾是行业白领、时代天骄,如今转眼百年,已是长眠青山故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1d769bae1575e4ac.jpg)
人生不过百年,生死都是定律。悟透了这些个道理后,一定要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由自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596ef43fdbb23480.jpg)
(本文插图选自“小红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