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公子虽出身显赫,又受康熙重用,但他并非见利忘义,注重名利之人。他重感情,把感情看的很重很重。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并非父亲明珠为其打下万贯家财,而是一群意气相投,生死相许的挚友。
他结交朋友是因为倾慕、爱惜对方的才华和贤德,一旦认准了是同类人,则倾其肺腑,待人以诚,从不以家境论处。
众多朋友中,最知心的莫过于顾贞观,一个与其相差18岁的落魄文人。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早在康熙五年(1666),顾贞观考中了顺天府乡试的第二名举人,被称为“顺天南元”,官任国史馆典籍,掌管清朝历史的修撰。
而此时的纳兰公子,不过是个12岁的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而已。
顾贞观是一个极有个性的文人,越是接近权力的中心,他越是对朝廷内部钩心斗角的权力之争感到寒心。康熙十年(1671),他毅然辞职,挂冠而去,回到老家无锡,继续过他江湖文人的生活,自称“第一飘零词客”。
这一年,才十七岁的纳兰正好进入国子监读书,少年纳兰和顾贞观擦肩而过。
康熙十五年(1676),四十岁的落魄文人顾贞观再度进京,而二十二岁的纳兰刚刚成为金贵的新科进士。
就在这一年,年龄悬殊、身份悬殊的两大才子终于会面了。这俩相见恨晚的朋友很快成为忘年交。
顾贞观不喜权贵,过惯了浪迹江湖的生活,更是认为红砖碧瓦跟柴房草屋并无区别。为了将好友留在身边,公子更是在家中开辟出一块地建了几间茅草屋。“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也可以看出纳兰对此段友谊的至真至诚。
康熙十七年(1678),纳兰词集《饮水词》编撰成功,并且曾经和顾贞观的词集《弹指词》合并刊行。除《饮水词》外,纳兰还和顾贞观合作编选了《今词初集》。
其实早在纳兰成名之前,顾贞观就已经和明末清初的著名词人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了,他的词集《弹指词》甚至传到了海外。
“不信道、遂成知己。”在豪门贵族成长起来的纳兰,内心对真挚、纯粹和超功利的友谊一直有着强烈的渴望。顾贞观的出现,终于弥补了纳兰内心世界的这一缺憾。
附纳兰成名作:
《金缕曲·题顾梁汾侧帽投壶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