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人=道德与权谋=一阴与一阳=中

中国人=道德与权谋=一阴与一阳=中

作者: 马韵浩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21:06 被阅读0次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人,天生向往美好,甚至显得贪得无厌。可是这个世界上一切本就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阴,就有阳。

一阴一阳,谓之道。善恶组成了这个复杂的世界。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公元220年十月,大汉帝国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宣布退位,将皇位正式“禅让”给曹丕。

满朝文武在华歆的领导下,三次上书请求汉献帝把皇位传给曹丕。自身难保的汉献帝不得不将传国玉玺交给了曹丕。为此,曹丕故作推辞了三次,在“三让”之后才故作勉为其难的“答允”接受禅让。喜不自胜的曹丕感慨:

“朕总算知道禅让是怎么回事了(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曹操的这个亲儿子,一语道破所谓的“禅让”的真相。

“曹丕,好演技!”

你有没有过感慨:时代变了,人心变坏了。

因为,我们一直有个误解,感觉古代才是美好的,每个古人都和蔼亲切,善良淳朴,比如倍加推崇有德者居之的禅让制时代。

历史教科书中常说的禅让制也是在五帝时期最为流行的制度,人们把它视作政治清明的代表,禅让制也和后来的嫡亲继承制相区别。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说:本来禅让制挺好的,可是大禹将帝王让给了儿子启,所以时代变坏了,出现了“家天下”世袭制的先河。

所以启是个坏人。所以人们对那个叫启的人,一直没啥好印象。

如果当真你就输了。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禅让制”本就是个谎言,家天下自古就有。因为传说中的五帝本就是家天下。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的很明确: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啥意思呢?历史传说中的五帝,都是黄帝的嫡亲后裔,故称“轩辕后裔”,也就是说,五帝本来就是一家人,是同姓,只不过为了区别,所以国号不同而已。

能不能清晰点呢?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是帝喾的儿子,舜比较远,但他还是帝喾五代后的族孙。大禹是黄帝的玄孙。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所以禅让一家亲。你会发现,五帝全是黄帝的后裔。或许你会说,黄帝是圣人,所以这很正常。别忘了,我们是炎黄子孙。咋炎帝的后人都是酒囊饭袋吗?一个能继位的人都没有?

好不容易,有个女儿,还精卫填海了。

很显然孟子的历史学的不是很好,他居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真是如此吗?你能不能成为圣人,除了你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首先要有贵族血统!

你有啊?你有吗?你有吗?

没有的话,当真能成尧舜,这是个思考题?

道德和权谋,互为表里,一阴一阳。因此鬼谷子说:谋于阴,成于阳。权谋永远是秘不示人的,能给人看的只有道德。

你知道黄帝是怎么成功的吗?

太史公说:代神农氏,是为黄帝。神农氏是谁呢?炎帝。轩辕黄帝打败了炎帝,于是成了黄帝。这就类似刘邦打败了项羽,于是成了汉高祖,一个道理。

接下来的传承是禅让吗?黄帝把位子传给了孙子颛顼。然后一代传一代,每一代都是黄帝的嫡系后人。

一直传到尧、舜时,出事儿了。这个尧舜就是孟子的偶像,因此孟子有个习惯:言必称尧舜。他觉得那是个美好的时代,所有人都是好人。只要努力,我们都能成为圣人。

不仅是孟子,孔子也是。比如子曾经曰过: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者也,而不与焉!“太感人了,舜和禹贵为圣人,富拥四海,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韩非子对此表示非常不以为然,他给了另一个看法: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在韩非子这里,故事可就没那么美好了。每一次都是残酷的尔虞我诈的斗争:尧把舜逼宫了,而大禹也是逼宫了舜。看来,窝里斗一直是一种传承啊。或许你会说,这只是韩非子的一面之言,不足信。那么商汤放桀、武王伐纣,这两件事基本上是定案了吧。

韩非子是胡编乱造的吗?肯定不是,他恩师儒家的荀子就说过:“尧舜禅让的故事,本来就是谎言啊(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

不仅如此,《竹书纪年》中也说: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每一次都是权力的游戏。

或许你还会说,这也不足信。当然,可为什么孔孟说的就一定就是真相呢?

现实点说,五帝的传说其实和后世的王爷们夺位是一样一样的。

孔孟说,禅让是真相。韩非子说,夺位是真相。这跟鬼谷子有什么关系呢?对此,鬼谷子其实也提及过。他是什么态度呢?

“孔孟说的没错,韩非子说的也对。”

仿佛全是废话,那不等于没说吗?您肯定是误会了,他说的句句属实,比如他说: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啥意思呢?

五帝时代是藏着掖着,通过抵而塞之来解决问题。但是到了夏商周时代,就是真刀真枪,取而代之了。

但是本质上其实还是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只不过五帝包装了一个“禅让”的故事而已。

我们可以再通俗些:五帝的时代,因为矛盾还不是特别激化,还有的救,所以可以用温和的手段,虽然也宫斗,但最终还是披着一层“禅让”的伪装。但是到了夏商周,矛盾已经激化了,漏洞太大了,就不得不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取而代之了。

所以对于温和的孔孟而言,肯定是向往尧舜禹的时代,毕竟那只是自家人在斗,对外还是和和气气。甚至还要编个禅让故事,伪装成道德模范糊弄一下。

但是到了后来,“禅让”的那套已经行不通了,就不得不真刀真枪的干了。

其实,不管是五帝,还是三王,所施行的不仅的是道德,还有手段。鬼谷子将之成为“抵”,在鬼谷子看来,圣人们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补锅侠,有多大窟窿,用多大手段。

很显然,这么说还是太浪漫太保守了,鬼谷子很显然是不满意的,比如他说: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只迷信道德是不够的,要善用权谋才是强者。”

道德,有时候就是一种权谋!

历史,有时候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时而阳光,时而阴暗。有时候我们所笃信的真相,有多少是别人所精心编织的谎言呢?有时候,看起来似是而是的真相,有多少是似是而非呢?

这或许真的值得我们深思了。

当然,我们也有权力沉迷不醒,因为真相本就让人痛苦且绝望的。醉生梦死,有时候不仅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活法。就如在抖音中沉迷,在拼多多中沉醉,在趣头条中沉沦。

美女的脸是不是真的,不重要,看起来漂亮就行。

购买的产品是不是真的,不重要,看起来像就行。

阅读的信息是不是真的,不重要,看起来像就行。

闭上眼睛,拒绝真相,一切都显得如此的美好。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谎言会麻痹人心,让人安然入睡。真相比谎言更让人难受,所以大部分人都想避开真相。传达真相一直是让人痛苦的事,所以我们偶尔也会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

因为真相或许会让人痛苦,于是人们宁愿用谎言来掩盖真相,所以人们从来不会在乎真相,不是吗?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淘宝:阳复书院店铺

相关文章

  • 中国人=道德与权谋=一阴与一阳=中

    人,天生向往美好,甚至显得贪得无厌。可是这个世界上一切本就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阴,就有阳。 一阴一阳...

  • 善与恶

    善与恶 善与恶是相互平衡的,如同阴与阳一般。真正过得好的大多都是阴中阳,阳中阴。如同善中恶,恶中善。 ...

  • 跨部门沟通与团队冲突管理王建军

    阅读摘要: 中国人难以沟通,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与西方AB分明的文化相对,中国人讲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 《万历十五年》——阴与阳的博弈

    时间:2021年3月4日 英文翻译—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阴与阳,中国人历...

  • 阴与阳

    阴与阳 作者:魏城 世界一团糟 夏日野草高 太阳下没有秘密 均因你年少 政客表面堆笑 暗里挥刀 河水流亦腐 明星妒...

  • 阴与阳

    日升日落,便是阴阳。 蜡烛图是日本人发明的,很厉害的东西,简简单单的把价格在一个时间内的波动很明确的反应了出来。直...

  • 阴与阳

    应该是很久远很久远的记忆了,记忆中的我很小很小,牵着母亲的手去乡下的老宅,去看望年迈的外公。 老宅被淹没在周围的一...

  • 阴与阳

    一 那个冬天很冷,雪很厚,堆满了窗外的花圃。我无事可做,喝了很多咖啡,直到牙齿褐黄。 书无论如何读不进去,身为一个...

  • 阴与阳

    我为了你, 掉进无底深渊。 陷入六道轮回, 悲嚎声一片。 在日和月的交错中, 阴与阳互相轮转。 我在黑暗中看你, ...

  • 阴与阳

    阴者,柔也。阳者,刚也。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阴阳在万事万物中都有体现。只有合理的运用阴阳之道,方可取得永久的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道德与权谋=一阴与一阳=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qo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