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妈
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在位十八年,年号弘治。中国戏曲中的许多故事,与弘治年间的历史相关。中国戏曲的文化样式,古朴典雅,和光同尘,十分巧合地与东南亚华侨的性格特点达成很深的默契。东南亚华侨崇尚古代人的诚实,厚道,勤劳,俭朴。妈祖文化的传播,莆仙戏起到了一定的雅俗共赏的作用。
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在位十六年,年号正德。明朝的三言两拍古典短篇小说,有几篇故事,记的是海丝、妈祖。正德时,妈祖信仰已经是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古湄洲妈去文峰宫,要在笏石旧街观音亭过夜。笏石的娘妈宫,湄洲妈去文峰宫途中休息一夜的地方。爱敬承三殿,慈柔娘妈宫。笏石旧街观音亭,有一些明武宗朱厚照的故事。
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年号嘉靖,掀起海上贸易热风。“使琉球海上,天妃每著灵异。”册封使行前和回国要祭拜妈祖外,到琉球后也建天妃庙。《使琉球录》载,明嘉靖册封船“中供天妃,顺民心也”。莆田海上贸易交流,带动了港口商业繁荣,荔枝、丝布等,销往日本、琉球及东南亚等。
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在位六年,年号隆庆。明时,华人漂洋过海,所在地建妈祖庙。故园啼鸟三春月,海舟共瞻万里天。马六甲的青云亭建于明隆庆元年。隆庆元年,福建巡抚条陈湄洲“四海共瞻之光,端发兆祥”,请求允许船商“准贩东西二洋”货物。湄洲定期官办贸易,设置“水署”和“船舶转运司”,管理祖庙参圣、外贸事宜,征收货物进出关税。
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年号万历。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记:“船摇荡于暴风雨中,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去程沧海月,归思湄洲春。明万历四十一年,闽商在江苏吴江县建天妃宫,名三山会馆。
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不到一年,年号泰昌。这时的明朝,已经由盛而衰了。不过,海丝妈依然泰昌。妈祖从湄洲岛走出来,已成为海丝的保护神。在海丝港口,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妈祖庙。海上经贸发展,也推动了妈祖信仰的发展。枫亭,《连江里志》载明末在“(金凤)桥头有宫,祀天妃娘娘”,后该宫“占为烟墩,庙再建”。
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七年,年号天启。此时尚有朱国桢出使琉球。夏子阳著《谕祭祈海神文》,记载妈祖文化活动。四海豁开为气岸,天妃恒画在心源。明末,移民到马来半岛的中国人,多属下层老百姓。今日扁舟别,俱为沧海人。闽、粤、琼,族姓流徙东南亚,十分常见,妈祖活动是族姓文化之一。
第十六位皇帝,明怀宗朱由检,在位十七年,年号崇祯。将修妈祖祀,更福南洋人。崇祯,民间崇祀不断强化,妈祖信仰更加深入人心。禋祀仪文勤圣问,敬天实意进吉言。明末,随着华人移居国外的规模逐渐扩大,妈祖信仰也在南洋一些国家得到传播。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日本,明末的妈祖信仰也有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