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工作负责,对周围的人际关系负责。
现在:管好自己,别管别人,你也没能力管别人。
同理心:想象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借此了解对方的感受与看法,然后思考自己要怎样做。
人类天生就有同理心,它与自私的天性一样根植于人类的基因中。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说:“在提升社会利益方面,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通常要比自己实际追求社会利益更有效。”,他还说:“无论人有多么自私,在他的本性中显然存在着一些原则,使他关注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必要之物,虽然他无法从他人的幸福得到分毫好处,但光是看到他人幸福,就足以令他感到愉快。”
直觉、情感、理智,缺一不可。情感,与社会的联系等,也是人生长所必须的。所以,产生情感,是人类的天性,自小就有(三山实验),不能去抑制,要学会去引导它。如何做到自己成长,同时也关心他人,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总得有人与之比较才能显示出你在成长,总得有人帮忙粉碎,你才可以测定样品,总得有人帮忙开车,你才能去较远的地方取样,总得有管理部门的人把仪器和试剂买回来,你才能有东西可以做实验,总得有人与你一同形成一个组织,你才能在组织中发挥作用。“2/8原则的另一侧面就是,没有那80%,何来那20%,他们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缺一不可。”要做的不是嫌弃那80%,无视那80%,因此,最优策略是看到80%的好,进一步成长为20%中的20%,与80%也相处的好,甚至还要感谢那80%。
同理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