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百年来第一流”——凤先生的画

“三百年来第一流”——凤先生的画

作者: 坐看云起2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15:12 被阅读18次

 凤先生作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泰斗,地位之崇高,声名之远播,自当不言而喻。2016年,值吕凤子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南京经典隆重推出了《三百年来第一流——吕凤子书画》专场,并取得白手套的骄人成绩,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凤先生平生奉献无私,所留之物甚少,虽笔境超群、高古,但多为赠人之作,毫无展览售画之意。所以现在回首,其画坛真实位置和实际并不相符。2017年春拍,南京经典将继续深度挖掘凤先生的艺术价值,再度推出《吕凤子书画》专场,谨以纪念不能忘却的凤先生。

水墨纸本 立轴 94×34cm

  备注:萧平题签。

  出版:1.《江苏省国画院名家系列--吕凤子卷》P40,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

  2.《吕凤子书画集》P37,香港爱莲居艺术出版社,2006。

  3.《吕凤子画册》P36,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徐悲鸿曾评价:承历世之传说,开当代之新风,三百年来第一人,非凤先生莫属!

  张大千曾说:吕凤子人品高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心办教育,为人师表。他的才华真高,但他的生性却很淡泊。要是他稍微重视名利一点,他的名气就会大的不得了。

  傅抱石曾评价:凤先生的绘画可说是六法兼备,所绘人物既有神,又有形。

  黄宾虹曾说:笔力圆润,墨光蓊郁,能得古人六法兼备之,余喜读古画,观于斯作,不胜敬佩。

群山写松

水墨纸本 册页 27.5×35cm×12

  题签:凤先生写松。

  说明:吕凤子家属旧藏

  出版:1.《吕凤子画册》P56-60,吕去疾.吕去病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4版。

  2.《百年巨匠一代宗师-吕凤子》P143,寿猛生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年。

这是凤先生的作品近几年的拍卖纪录,凤先生的作品可谓是珍品了,很是值得收藏。字画收藏也是很有前景的,古玩字画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价值,手中有古玩字画想出手的可以仔细看看图片,我们能提供一个专业的渠道。

凤先生平生饱览九州之松,曾在画上自跋曰:“松之雕于久者,莫久于泰岱;其奇者,莫奇于黄山;其奇而丑而秀者,莫丑于华岳,莫秀于终南。”因故也常常以松自比,晚年的吕凤子先生由于常年的奔波操劳,一提笔作画,手臂就颤抖不止,他不得不用左手托住右臂坚持行笔。老干残枝,犹枝不倒。笔下之松,迅而挺,迅而劲,迅而苍。松即是他的化身,即是他的坚毅性格。峥嵘铁骨,独立不群,自表高洁。

描绘罗汉的高手,历代不乏其人,如六朝的张僧繇、唐代吴道子、五代十国的贯休、宋代的李公麟。吕凤子笔下的罗汉形貌受贯休影响,但气质上却没有那种“超凡入圣”的气度,而是充满憨直、朴实的人间气息,并赋予丰富的社会内涵和人格力量。凤先生往往把深刻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作品对事物内在精神进行深刻的“渗透”,来传达他的看法。他创作罗汉形象,构思深邃,造形沈郁坚实,形神兼备,用笔或大刀阔斧,气势沈雄,或婉约多姿,笔意连绵。

  这幅相视罗汉为国名党高级将领阙汉骞所藏,阙汉骞亦擅长书法,他把毕生的志趣与余力,全部投注在书法上。吕凤子想必对于志趣相投之人,创作此画时定小心考量。两位罗汉线条勾勒一气呵成,发须、衣袖等细节之处用墨浓淡得当,毫无拖踏。

相关文章

  • “三百年来第一流”——凤先生的画

    凤先生作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泰斗,地位之崇高,声名之远播,自当不言而喻。2016年,值吕凤子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

  • 已亥杂诗之一 (龚自珍)

    少年哀乐过于人, 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 童心来复梦中身。 诗人有誉“三百年来第一流”。

  • 他被誉为“20世纪帖学第一人”,功力深厚,你觉得他的书法好吗?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白蕉 ,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沙孟海先生誉其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

  • 帝九天长——青丘女君

    自翼君擎苍死后,四海八荒再无战事。 凤九继任女君已三百载有余,三百年来,她把青丘治理的井井有条,再...

  • 东凤续之情难舍3

    凤九跟着司命来到太晨宫门口,司命一路把刚才的闹剧告诉了给凤九,凤九觉得自己三百多年来,第一次这么不想去太晨宫……正...

  • 三生三世东凤三重天10

    现在离成玉凤九跳诛仙台过了三百年,三百年来,帝君没有出过太晨宫,就在剜自己的七窍玲珑心,而连宋,整日活的逍遥自在 ...

  • 虐恋东风1

    如果我没有抹掉我的名字,我会喜欢你这句话在凤九的脑中一遍遍的出现。这三百年来,凤九天天以泪洗面,醉的不省人事...

  • 笔会

    这日,我在窗前画竹,就想起了老朋友凤溪先生。 “相见亦无事,不见长忆君。”凤溪先生的竹子画得好啊,一笔笔向上拂去,...

  • 论小说

    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

  • 三生三世--东华自述 三十四

    “是,小仙记下了,这是小仙给帝君和小殿下写的运簿,请帝君过目。”司命退出了书房,我想三百年来凤九都不曾来找我,难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百年来第一流”——凤先生的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vj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