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作者: Fanny333999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12:44 被阅读12次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或许众人对于这句未曾听说;但一提到“僧敲月下门”,定然作点头恍然大悟状,侃侃而谈有关其背后的故事:“推”“敲”二字,贾岛沉思琢磨许久,难以决定哪一字更能与意境相吻合。谁料,推敲之时,不慎冲撞了韩愈。幸而韩愈有兴致思索,二人便谈论“推”“敲”的使用。韩愈发觉“敲”不仅能体现寺院之夜的静谧,还能代表其人的礼貌。最终,定“敲”为此句词眼。推敲也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

贾岛写诗,字斟句酌,用心修改方成文。但多数读者难以从中探出贾岛“推敲”的蛛丝马迹,以为一气呵成。

他是苦吟诗人,仿佛走到哪里作诗到哪里。为此,也得罪他人,惹出麻烦。曾经骑着驴打着伞,横截在长安城的街道上。当时秋风吹得黄叶满地,贾岛突然吟出一句诗来:“落叶满长安。”急切中想不出对应的另一句诗来,忘记了回避,冲撞了大京兆尹刘栖楚的轿子和仪仗队,被抓起来关了一个晚上才放了。也有次经过裴度花园,作诗讽刺裴度因裴度有功敛财聚物。

贾岛向来也喜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词。“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通观这几句,豪气凛冽有余,孤倨窃冷有余,无不看出贾岛诗词特点。而这诗作风格的描绘,当然也与贾岛生平经历息息相关。贾岛早年家境贫寒,19岁云游,识得孟郊,因和推敲,结交韩愈。屡次不弟,郁郁不得志。为僧时,对尘世犹有眷恋,难以丢弃行事上的自由生存于佛门。而后经他人之携,贾岛走出寺院。贫困的家庭生活,枯寂冷清的禅院,养成了他孤僻内向,冷漠爱奇,淡于荣利的性情。“以我手写我心”,不难想象,贾岛笔下的诗词又是带有怎样的风格,来描绘这万物的新陈代谢。苏轼也曾评论其诗说,少有大气。社会性世事极少提及,多描摹他物。估计,此时,贾岛心里也有点憋屈:曾有一次竟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不仅被黜落,而且还被扣上“举场十恶”的帽子。

以上,不难看出,贾岛作诗不畏权贵,风骨直白,“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刻苦勤勉。纵然写诗领域狭窄,多描写凄苦悲戚;正如韩愈所欣赏的,敬慕其“苦吟”成诗,流芳百世。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在其诗下的批注……

相关文章

  • (操作章2.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格律概说(第一部分):

    (操作章2.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近体诗格律概说(第一部分):平与仄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贾岛...

  • 题诗后(唐、贾岛)

    《中国诗歌集》EAH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写作不是容易的事情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贾岛 古人写诗炼句颇费心思,为了写...

  • 快与慢

    有说这个世界想跟紧就要学会快速学习,又有文火慢炖才滋味的意思。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怎么把握还是得自己来。

  • 晨间日记(论诗的炼字)

    “诗以意为主,又须篇中炼句,句中炼字,乃得工耳”(南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

  • 月下读诗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关于贾岛,印象中这是一...

  • 读《我们时代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仍然充满苦难

    我们都知道,很多古代诗人的苦闷与写诗的不易,比如以下: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寻...

  • 爱上写作的五个理由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记 喜欢是好奇,而爱是沉重的。我从不轻易用“爱”这个字眼去表达我的感情,因...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或许众人对于这句未曾听说;但一提到“僧敲月下门”,定然作点头恍然大悟状,侃侃而谈有关其...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讲到提升文采的方法,这包括: 第一,关于写作文采,很多人会觉得,要有饱读诗书的功底,以及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v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