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作者: 如意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1-18 11:37 被阅读0次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讲到提升文采的方法,这包括:

    第一,关于写作文采,很多人会觉得,要有饱读诗书的功底,以及信手拈来的天赋。

    这是大师的境界,普通人很难做到。

    1)现在说文章写得好,更多是说文章的语言带给人审美上的愉悦感。

    2)这种愉悦感分画面感和音律感,这是从“看”和“听”这两种接受信息的方式相关。

    a)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信息称为形象化信息,要在大脑中加工得出结果的信息叫作抽象化信息。

    b)形象化信息比起抽象化信息天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喜欢看视频的人,比喜欢看文字的人多。

    第二,阅读更费脑力,所以写通俗文章,要降低读者的理解成本。要为读者提供易于接受信息,可以这样做:

    1)语言简单化、口语化。书面语比口语更加高级,写作是把网状的思想线性输出的一个过程。

    a)只能写出语法结构复杂的书面表达,可能是作者想表现自己的专业感和权威感;

    也可能是作者没下功夫,把自己想到的东西清晰化、简单化。

    b)我们可通过修改,将句子简单化,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修改时,要去掉过长的从句和多层的逻辑,避免双重否定、连锁的形容词。

    c)内容难理解时,读者要慢下来找句子主干,耗费耐心。

    长句可拆为几个短句;多层的逻辑要改成单层;少用连锁的形容词。

    若去掉形容词影响语意,就打破句子原有的结构,重新安排一整句话。

    短句跟长句相比,更有节奏感、音律感。说话时,一口气不超10字。多用逗号,会让你的文字节奏更加明快。

    2)用文字在读者心里呈现画面。

    人们更喜欢具象化的内容,因此我们可用画面感,让文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体是这样做:

    a)多用动词和名词。我们的语言,先有动、名词,后有形容词。

    动、名词用来描述具体事物,形容词描述抽象的感知、复杂的心理情绪、事物状态。

    形容词的理解成本更高。能用读者理解成本更低的动词和名词来写作的作者更高级。

    例如:旅游文案。

    你做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这,是名词和动词不断叠加使用的效果,没有一个形容词,但是它勾勒出了几幅让人无比向往的画面。

    b)善于抓细节、细节描写好的细节描写就像好的材质和面料,赋予文字质感。

    细节描写能引发联想,让人产生代入感,甚至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例1,汪曾祺写美食--高邮咸鸭蛋更好吃: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读这段话时,仿佛高邮咸鸭蛋就在面前,食欲都被勾起来了。

    例2,作者写吴晓波的瘦:他身高1米83的他,因为瘦显得腿更长;

    而上身那件浅灰色的Thom Browne(汤姆·布朗)的衬衫在他身上多了一些空旷感。

    没强调吴老师很瘦,而是通过描写他服装的细节,让他的瘦更能被读者体会到。

    说完了细节描写,再来看怎么使用比喻。

    若们要描述一个人通过磨难变得坚强,一般人可能会说,“他经过磨难之后变得特别坚强”。

    用“特别”去强调,虽然没毛病,但写法上太初级了。

    还有人会用复杂一点儿的修辞,比如“经过不断的敲打和锤炼,他有了钢铁般的品质”。

    这就用了比喻,用上了“钢铁”“敲打”“锤炼”这些比较具象的概念。但是依然不高明。

    e)善于使用比喻。注意,用比喻时,要避免陈词滥调。

    用得太多的比喻让人无感: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这样的描述,坚强这么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变得极富画面感了。

    3)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时,比喻其实就是用具象的事物去表达抽象的感觉。

    a)要表达一个抽象的概念时,最好把它还原成具体的事物。

    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墓碑上,有一句话:

    我最爱看的是事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小偷,软心肠的刺客和疑惧天道的无神论者。

    这句话是说,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充满戏剧冲突的。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也很平淡,但是,这句话却被广泛引用。为什么?

    因为这句话本身足够动人,它把“戏剧冲突”这个抽象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而且,它还连续用了“危险”“边缘”“小偷”“软心肠”“刺客”这类能带来感官和心理刺激的词,让这句话更富表现力。

    b)写作时,也要善于用那些本身容易带来感官和心理刺激的词汇,把抽象的概念“刻”在读者的脑子里。

    提升文采的过程,也是锻造语言的过程,离不开反复推敲打磨。

    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对此的绝佳写照。

    我们写文章,很难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水平,但练习要留意、比较别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

    琢磨为什么写得好,有哪些意向或技巧可以为我所用。

    写完了再反复修改、推敲,多花点儿笨功夫,就能慢慢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tc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