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我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手机,这是至从我使用微信以后的一种条件反射。大部分的失眠或亢奋也都是因它而起,感觉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态。由于目前它是散发全球资讯和社交链接最全面的工具,又携带方便,所以很多人的时间、大脑、肢体、几乎已经被它全部占据,PC就这样悄然无息的完美终结。
过去的几年,我完全被微信朋友圈绑架着,每天无时无刻不害怕手机断电。微信让有限的朋友交往变成了无限的社交空间,无论是新朋友、老朋友、外省的还是歪果(外国)的,都可以通过朋友圈关注了解到每个人的近况。于是面对面的交往越来越少,低头一族越来越多。就连聚会都看着手机,淡漠旁人!因此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刷朋友圈上面了。
在微信里,你的朋友越多,你就越想在朋友圈里找寻存在感,希望你的每一个动态都得到别人的点赞留言,于是朋友们的每一句感慨,每一张图片,每一个转发,每一个评论,我都会为他们点赞留言。他们的喜怒哀乐好像都和我息息相关,当我看到有些朋友情绪低落时,我会直接打电话去安慰他。当我看到别人家里有喜事时,我会发个红包表示祝贺。要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你先要肯定别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嘛,多么有爱,多么和谐呀!

但时间总能改变你的认知!
后来我发朋友圈的进度也开始频繁,有时候一天会发好几条。发的都是些吃吃喝喝、酒吧、夜总会、旅游什么的内容,全是些装B拉低能量的东西,也有很多朋友会给我点赞留言,我也特别关注谁给我点赞留言了谁没有。点赞已经变成了一个衡量谁和谁关系近还是远的有效方式。所以很多人特别在意,当时我也在意。这个小小的赞,已经深入了我的内心,也用这种方式在观察友谊海洋里的每一只小船。现在看来感觉太肤浅了,在这点上我的确还是世俗的大多数。
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看世界,所以总在外求。比如我给了你一口水,你不要说给我一股泉,你还我一滴水吧。万千痛苦的根源就在“要想取之,必将予之”的这种臭不要脸的古老传统意识中产生了!
我的朋友圈最高人数接近2000人,现在我已经减到了1000人左右。因为前几年我在朋友圈的活跃,使得自己毫无筛选的加了一些人。刚加了的时候,为了能给对方留下记忆,我会给他(她)发的每一个朋友圈点赞和留言。其实那时我就是有一种想在别人身上获取点什么的自私想法。
好比通过一个好朋友,在吃饭喝茶的时候认识的某某某,初次见面毫无交际,只是好朋友介绍时提到,说这是某某集团的负责人,手里很多债权,以后应该很多合作的机会,或又是某某社会达人、美丽冻人交际花之类的,可以通过他们延展社交通道等等。看是一种资源拓展,没什么问题,便草草互留了微信,想到可能对自己有用。
就这句话“对自己有用”,听起来自私吧?如果那时我想到的是“我对别人有什么用”,那种外露的气场完全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很多次我给他们的留言和点赞都犹如石沉大海,人家偶尔会礼貌的回一句诸如“是的”、“对”、“嗯”之类的。而我的朋友圈内容呢,人家一次也没互动过,甚至一段时间后,人家已经屏蔽掉我了,我还根本不知道。可能这就是外求所导致的结果吧!后来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在通过朋友圈的内容判断别人。如:个人的德行、爱好、肤浅的程度、文化的高低、生活品味······。
每天都是吃喝玩乐的,发美食秀环境的,大多数人会认为你“吃饱了,撑得,是不是挣钱了没地方烧,天天出来装B,傻逼,大傻逼”,但还是会给你点赞,然后留言:“怎么不叫上我”或是“这里的特色菜很好吃哟”表示他也到那里去骚包过等诸如此类的留言。
少部分人分两类,一类是精神富有性,一类是垃圾负能性。先说说精神富有性,他们也许天天过得比我Happy, 吃得比我丰富,但从不发朋友圈,偶尔转发点心灵鸡汤或经济时事方面的文章。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内容时,他们会点开看看,然后不削的往上拉动查看其他同层级朋友的信息,他们即不会点赞也不会留言,你的存在只是有助于他在观测人性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罢了。再说说垃圾负能性,他们没什么作为,天天看似开朗又善解人意,内心却充斥着嫉妒、怨恨和无知。他们渴望纸醉金迷的生活,却一次次被现实和贪婪拉进了黑洞般的深渊,无法自拔。他仇恨身边所有的人比他过得好,巴不得过得比他好的所有人都万窃不复。他们偶尔会点赞,但我的朋友圈频繁的显摆只会刺伤他们。所以最后是他屏蔽我,我屏蔽他。
这样一来,人性在朋友圈上暴露无疑又误会多多。爱自拍的自恋、天天拍菜的是吃货、晒方向盘和车钥匙的爱炫富、记录工作的是上进青年、发鸡汤软文的是老司机等等。后来我知道为什么很多智慧的人不用微信或者只把它做为一个方便沟通的工具,而不是整天陷入其中为别人的喜怒哀乐牵心动肺,浪费生命散乱无章了。因为,这些人早已看透人性,不想让别人痛苦,更不想自己陷入其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减少了发朋友圈的频率,甚至隐私设置功能把它设定成了三天。现在我很少像以前一样认真的刷朋友圈了,也很少给别人去点赞,虽然自己的一些作品还是希望得到朋友们的认同,但不渴望,就如同清风一阵,淡淡而来,轻轻而去!别人的生活与你无关,你的日子好与坏也只有自己最清楚。微信其实这个名字取得很贴切“微微相信,不能全信”!
我又开始重新用上了7年前注册的微博,下载了简书和今日头条,准备重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时间和朋友的定义,朋友和你的友谊不是用时间和朋友圈的点赞来丈量的,而是在你和我吹完无尽的牛B后,还能够坦诚相待!在一杯浊酒空对月的时候对我说:“放心,兄弟,我在心里永远为你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