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跳出“追求极致”的坑,给自己一点呼吸的空间

跳出“追求极致”的坑,给自己一点呼吸的空间

作者: 伊文的小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9-08-20 22:28 被阅读0次

《新唐书·陆象先传》中有句话说的好,“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古人的话就是经典,也怪不得人家能流传千年,依旧那么富有哲理。

刚毕业的时候有在销售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公司每天都会开早会,销售公司应该模式都差不多。如果有留意就会发现,他们经常会把“完美”“极致”“卓越”等词挂在嘴边。

但实际上,真正完美的事情又有几件呢?即便有可以做得完美的事情,但也不可能事事完美。

可是,总有些人把“一定要……”“必须……”这些词汇挂在嘴边,或者当成口号教导别人,当然还有少部分极具自律性的人,确实也这么在督促自己坚持着。

且不说那些坚持“一定要……”的人,是不是事事都能完美(虽然这不可能因为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犯错,你所谓完美的圆圈,就会出现一个缺口)。就生活方面的乐趣而言,他们相对那些客观看事情的人,乐趣少的不是一星半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嚎叫着“一定”“必须”的人,其实是一些非理性的人。

因为理性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生活中总有些事情即便我们拼命努力也无法实现。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儿”,可是总有许多事情,不是有钱就能解决。比如,等待器官捐献的患者,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等到那个自己需要的器官……

那么,非理性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没有这些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非理性信念的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就像我前面说的那种,要求人们“必须……”“一定……”。

要记得,总有些事情会让我们很无力,只能说一句“心有余而力不足”。

2.过分概括化。即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整个人。

人的价值就在于他的人性。而人最独特之处就是他是一个立体的存在,具有多面性。所以不能因为一个人某个你不喜欢的行为,就判定这个人是“坏人”,或是因为一个动作,就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因为,首先,你判定的标准,是你自己设定的,不具有任何客观性;

其次,你看到的只是站在你的角度上看到的那一个侧面,完全不能判定这个人的类别。

你能做出评价的只能是这个人的某个行为,而不是这个人。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灾难的想法。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虽然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你会一瞬间的发懵,不知所措。给自己几分钟冷静一下,你会发现,总有转圜的余地。

尽管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

这是美国作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拆除你的情绪地雷》中的一句话。就是要告诉,存在即合理。也许,你不愿意它发生,但是却没有理由让它不发生。

这些非理性的想法不仅会让我们钻进思维的牛角,还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烦恼、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那么面对这种不理性的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在《拆除你的情绪地雷》中,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告诉我们,人类先天的生理结构和后天的环境,会导致我们容易自找烦恼,但还好,我们这些先天和后天的能力,也能帮我们祛除这些烦恼,前提是,我们愿意去改变。

人,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去接纳自己、接纳他人的不完美。

我们可能粗心、记忆力不好、总是会犯错,但是不代表我们这个人就有问题。

知错能改,不再犯;记忆力不好我们可以用其他便签、便利贴等方式作为补充,我们的缺点或者缺陷,也许不是总会有相应的方式弥补,但是却也不至于影响到我们所有的生活。

当然作为本身就不完美的我们,就更不能要求别人“一定要……”“必须……”

如果自己不能接纳自己和他人,就会陷入自寻烦恼的魔咒。因为我们总会揪着自己或他人那只有自己在意的缺点,紧紧不放,不仅不能让自己开心,还会拖住自己前进的脚步,影响生活质量。

三大基础辩驳不理性思维


以现实为基础或者实证式的辩驳:那里有证据表明我“一定要……”“必须……”?回答,没有任何证据。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确定的跟你说,什么一定就是对的或者错的。

时代会变,看法也会不断变化。比如“小姐”“同志”这些词汇的含义,曾经和现在的意思,不要说是改变,可能当年创造这个词的人,怎么都无法想出现在这些词的意思。

以逻辑为基础的辩驳:如果我这次没有完成“一定要……”的目标,能说明我是一个差劲的人么?回答:说明不了。它只能证明我这次失败了,但并不代表我就是一个差劲的人。

从实用的角度进行辩驳:如果我的想法一直是,“我必须……”,如果没有达成,我就是一个没用的人,这些不理性的想法会给我带来什么?回答:什么也带来不了。我只会让自己非常焦虑。我会以为自己再也不能成功,而这种想法只会让我继续消沉下去,越来越失败。

认真看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但不要看得过于认真。

尽你最大的努力,但是不要追求极致

阿尔伯特·埃利斯,用自己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治疗经验告诉我们,凡是适度而行。不要偏执化。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或者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千万不要给自己定下,完美、极致的要求。

给生活一点空间,给自己留一点喘息的机会!不要再自寻烦恼!

相关文章

  • 跳出“追求极致”的坑,给自己一点呼吸的空间

    《新唐书·陆象先传》中有句话说的好,“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古人的话就是经典,也怪不得人家能流传千年,依旧那...

  • 给自己呼吸的空间

    同样的培训设置,2位授课讲师,我听了3遍以上,好奇是什么东西吸引了我吗? 首先每次听课的心态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

  • 给爱呼吸的空间

    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天气晴 最近欢欣总是患得患失,而且还总喜欢偷看吴然的手机,想看看他都在跟什么人聊天,聊些...

  • 给生活留一点呼吸的空间

    有时候熙熙攘攘的人流间,你行走着,抑或奔跑着,而这并不是你的本意,是随大流而行之!或许你也没有感到疲累,...

  • 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给自己留出呼吸的空间

    你能允许自己偶尔丧一点、颓一点吗?你能允许自己和自己的情绪待上一段时间吗? 如今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谈论着如何才能更...

  • 顿悟一刹那

    以前追求的是极致,追求极致的成功,追求极致的强大,追求优秀的自己,追求优秀的女人。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很漂亮...

  • 给花儿留出呼吸的空间

    三八节来了,我参加了多肉盆裁制作活动。每个人分到了七八种多肉小盆栽,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这些小盆栽组合...

  • 一点点女孩

    雨蒙蒙 雾蒙蒙 自己跟自己表白 520快乐! 不追求极致 不勉强自己 只想离自己喜欢的生活近一点!

  • 12.14三步呼吸空间:忙碌中的回归。

    12.14三步呼吸空间:忙碌中的回归。 再忙每天也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安静一下,给自己感受回顾一下,感受一下当下。

  • 给自己一点空间

    刚刚在和朋友在讨论快手事件,感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知不觉就能把人变得无知。 碎片化的更容易接收的信息,裹挟着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跳出“追求极致”的坑,给自己一点呼吸的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zm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