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能当成工作吗?
相信简书里很多爱好写作的人,都有一个成为职业作家,至少能靠写作谋生的目标。能用兴趣赚钱的感觉,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那样的人生一定是美极了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觉得并不是这样。
这两年抖音发展的如火如荼,大约一两年前的样子我关注了一个生音蛮不错的短视频玩家——狙击手麦克,第一次听他如解读小说般,解读自己玩游戏的各种场景,立马就被吸引了,随即关注。约莫也就是一年时间吧,粉丝从百万上升到了千万粉丝。
千万粉丝赚钱的数量无法核实,应该是我无法想象的多。所以由此引出的好像是兴趣真的可以赚钱,直到有一天看到麦克说自己一天光花在做视频上的时间就不少于八小时。他做了一个老牌FPS射击游戏玩家之外的很多事情,并且耗时很多。
所以,兴趣只给了他一个展示面,至于展示面之外的视频制作以及运营还是需要学习的,那才是真正为赚钱准备的工作所需要付出的。当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其实是有些心疼那些主播的。
所以至此,我想记下,在跃迁这本书中读到的,关于把兴趣当成工作会碰到的两个难点:
1、很多兴趣无法成为工作
比如我看到一个小编,他疯狂的热爱着美剧,隔着这么十年,他能和你讨论任何一节《越狱》或者《LOST》的剧情设置哪里不合理。但是世界上没有看美剧这个职业啊!我问她你英文好不,她说还可以但是我不喜欢翻译我就爱看字幕。我又诱导她,那你尝试过写东西没有,她说我就爱看,看完自己乐,不喜欢和别人谈。
你看这种兴趣,就没法当工作。因为工作出现因为别人或者社会有这个需求,但谁也没有让你看美剧特爽的需求。
2. 能当工作的兴趣往往需要长期训练,你不一定熬得过去
你想当设计师、买手、导演、演员、咨询师、插画师……这些听着特好玩儿的工作,都需要长期的训练。
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人的兴趣都差不多的——新奇、有趣、能发挥自己创意、收入高、还要时尚或者被尊重……基本都和我差不多。
既然你感兴趣的工作也是大家感兴趣的,竞争自然比较多,所以准入门槛自然也高,也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周期。很多把兴趣当工作的人,都熬不过这个阶段。李安这种才华,也是在美国给老婆做了10年饭熬出来的。
所以,考虑以上两点。把工作和兴趣分离也许不是最完美选择,但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有一个自己做的还不错的工作,加上一定的业务时间,生活也挺滋润。另外,别太信大牛们熬的鸡汤——鸡汤这个东东,往往是吃饱了鸡肉的人熬的,他们不饿。好,也许你兴趣能当工作而且你还熬得过去;或者你已经熬过了兴趣的能力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