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都吵着、闹着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那么,把兴趣当成工作会毁掉一个兴趣吗?
在我看来,工作本身是不会毁掉一个兴趣的,只是不善于管理自己的资源,会使得兴趣有所消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能被工作毁掉的兴趣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兴趣,只是你的一时兴起。
1、兴趣总是能带来快乐吗?
兴趣=快乐,这个公式深深地刻在多数人的心里。
但请回想一下。你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剧、喜欢玩游戏或者爱阅读。时而做这些事情,都能够让你兴致盎然,但若是让你持续干这些事情一整天,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多数人肯定都变得有些机械化、麻木,快乐感已经渐渐在消失。
看过一个关于网瘾少年的真实故事:少年狂热地迷恋上了打电脑游戏,一回到家就立刻开始打游戏,茶饭不思、夜以继日。被父母管束后,还逃课偷偷溜进网吧玩游戏。
父母对于沉迷网络,日渐消瘦的儿子焦头难额,于是找来了心理学专家,看能不能尝试帮儿子戒掉游戏网瘾。
心理学家来到网瘾少年跟前,说:“我们来打一个赌,如果你赢了,我就劝你父母不管束你打游戏,怎么样?“
少年回答:“好呀,怎么赌?”
“如果你能连续三天三夜不停地打游戏,我就算你赢,怎么样,否者就签下这份你爸妈给你制定的上网公约。
少年听后大笑道:“就这么简单,还这么欢乐,没问题!”
于是,他们的赌约开始了,心理学家和少年的父母从第一个晚上开始计时,少年也开始欢乐又狂热地敲键盘、打游戏,还一边吃着零食。
第二天中午,少年的精神状态开始下降,看起来也没有开始那么快乐了。
到了第二个晚上,少年表情僵硬,眼神迷离,,他开始想趴在桌子上睡一会,但被心理学家制止了,他开始抓狂,放下游戏,在床上滚着撒泼,但心理学家和父母依旧拒绝让他睡觉,他又愤懑地跑到电脑桌前打游戏,把键盘敲得“啪啪”作响,看得出来他很愤怒。
到了凌晨时分,少年终于妥协,决定退出赌约,签下爸妈制定的上网公约。
神奇的是,少年的网瘾真的减退了不少,不是因为公约本身,而是因为他打游戏的兴趣和那天晚上的痛苦情绪连接到了一起,从而使这个兴趣消磨了不少。
这便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疗法,把一个行为和好的情绪和事物连接在一起,能促进个体继续产生这样的行为,而当一个行为和痛苦糟糕的情绪和事物连接在一起,这种行为就会减少直至消退。
从这个角度看来,如果你把兴趣当成工作,在工作中持续性动用自己的兴趣,会增进积极性,但一旦受挫,就会让人有些力不从心,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从而把兴趣和消极情绪连接在一起,兴趣就会受到损伤。
长时间坚持做任何事情,都会出现厌烦的情绪,这是十分正常的,可这时,你要能够理解,也要学会暂停,如此才能更好地出发。
兴趣和无感的事情,区别在于:兴趣搁置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对你产生无法抵抗的吸引力。而无感的事情一搁置,你也就再也不想去做了。
因此,如果要将兴趣发展成工作,要能够适当搁置自己的兴趣,才能为自己的兴趣保鲜,使得工作更有动力。
压力山大2、你给了兴趣太大的压力
很多人想把兴趣当成自己的职业,无非想每天开开心心地就能把事情做好,而且能够感受到工作的成就和意义。
但一旦把工作当成兴趣,你的野心就会膨胀起来。于是把钱、权、名都附加到自己的兴趣上。觉得自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理所当然要在工作上取得成就。
可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一旦在工作上受挫,连带着对自己的兴趣甚至人生都开始怀疑。
你给了兴趣太大的压力,它也就不会像以往那样充满欢乐地陪伴你。
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也要以平常心对待,虽然我相信,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若真的还是不尽人意,也不一定都是兴趣惹的祸,为自己充电,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有了兴趣的陪伴,坚持和进步也许都会更加容易。
相反,一旦你做着热爱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时你的兴趣会倍增,从而在工作上产生良性循环,你会收获一个更从容的自己。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磨灭兴趣的风险,也有增加兴趣,促进工作成就的契机
但从本质来讲,毁掉兴趣的不是工作,而是不懂如何管理自己的兴趣
兴趣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有稳定性也有阶段性,需要我们耐心呵护
无论是否把兴趣当成工作,能发展好自己的兴趣,总会让生活更有趣、更丰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