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拿“体制内”说事,你配吗

作者: P学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20:10 被阅读1797次

01

昨天很晚了,我看到了一位好友发的朋友圈,说作为一名加班狗已被逼疯,只有回家路上看到百度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才后感觉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惨。

听到加班狗这种词汇,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她一定是在一些996的互联网企业或者四大会计事务所上班。

其实并不然,去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她考上了北京市的公务员,而且还是那种让人听上去都羡慕不已的单位。

按我们的话说,她应该是一个正经的体制内人士。

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开始对体制内渐渐有了一个偏见,好像进入到其中就一定是衣食无忧,无所事事,事实真的如此吗?

虽然毕业之后很少交流,我也能从好友偶尔的朋友圈中看到了她经常在加班,而且每天都要面对着各种手忙脚乱的突发状况,有的时候忙起来可能连口水都顾不上。这和大多数人想象中一只笔、一杯茶、一张报纸看一天的体制内生活似乎更是大相径庭。

不要总带着惯性思维去看事物,同样是体制内,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你不懂别人的生活,就不要随意开刀。

02

又到了每年省考的季节,很多秋招不顺利的学生都会在这个时候纷纷选择考公务员。我也经常会听到有人对我说:“学长,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就去考公务员。”

每当这时,我都会忍不住去问他们一个问题,难道公务员不是一份工作吗?相比于进入普通企业而言,公务员更需要你的责任心,你的担当,更应该需要自己的主动选择,而不是你用来逃避的借口。

我只能说,用这样的态度去考公,你也只能是打个酱油,甚至连酱油瓶都有可能摸不到。

就像我的这位朋友,我记得从刚上研究生开始她应该就有了想考公的想法,读研两年中她也一直关注着最新的考试动态,到了校园秋招的时候,为了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还专门回家跑去复习公务员考试。虽然国考惜败,但是幸运的是在京考中成功的脱颖而出。

然而很多人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是以为对于“体制内”而言就是一味的凭关系、拉人情、走后门,自己没考上就是肯定就是因为被关系户挤掉的。

谁也没有否认肯定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但在随意甩锅之前,更重要的是先问问自己真的努力了吗?

体制内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态度。不要总让体制内背锅,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到位。

03

有人说,体制内太安逸,人际关系太复杂,很多人慢慢的就废掉了。

难道换一个到所谓的体制外的生活,就不安逸,就不复杂,就能脱胎换骨了?

真正决定你发展的,不是你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而是你有没有永远保持一个积极和学习的心态。

就算身在体制内,你依然可以不断学习新的认识,打开自己的思维,与时代和趋势保持同频。

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从体制内走出的人,依然可以在外面的世界绽放自己的精彩,从央视走出的张泉灵一跃成为了投资人,一市之长的梅永红华丽转身成上市企业高管,更不用说1500万年薪的任泽平最早也是体制内的一员。

但是,你有听过这些人抱怨说体制的各种不好吗?

这个世界,只有无能者才会整日抱怨和批判,而优秀的人无论在哪,永远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选择跳出体制,并不是混不下去,也许只是寻找新的生活。

所以,不是体制内让你废掉,而是你自己自废武功。

04

体制应该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让我们拿来随意褒贬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

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罢,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学会尊重每一个选择才是最好的善意。

相关文章

  • 不要总拿“体制内”说事,你配吗

    01 昨天很晚了,我看到了一位好友发的朋友圈,说作为一名加班狗已被逼疯,只有回家路上看到百度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才后...

  • 不要再拿体制说事,体制内其实挺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往被大家所推崇的“吃公粮”的体制内工作如今反而被看成是阻碍个人发展的代名词。体制内工作太刻板...

  • 不要总拿天赋说事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做一件事情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为了减少自责于是安慰自己说没有天赋,心安理得地把自己贴上各种各...

  • 扒叭八|不要老拿“体制内”说事! 对不起, 你真不配!

    年轻人不要浮躁,什么“体制内”、“体制外”的,都是浮云!

  • 不要总拿抑郁说事儿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拒绝聊这个话题的,因为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灰色的。 没有经历过抑郁的人,他是没有办法做到感同身...

  • 体制内工作最难的是人际关系

    体制内工作累吗?不累 体制内工作难吗,不难 那体制内最磨人的是什么?是人际关系 体制内两面派太多了,你稍不小心就会...

  • 卑而行远

    某天,晚上和飞语聊天,又被烦了。起因是我总拿自己的学历说事。原话:“我很烦你,总拿学历说事。” 学历低,自...

  • 年轻人不要总拿迷茫说事

    很严肃的聊聊这个话题,不灌鸡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就很接地气的来说说。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首先来说一下我对年轻...

  • 性格使然:不要总拿性格来说事

    经常看到有柠友留言,说自己比较内向,寡言少语,有什么方法可以变得更外向? 相信这是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会有的困扰,他...

  • 别总拿物质说事

    最近迷恋上了由阿耐同名小说改编的《欢乐颂》。这是一部关于都市职场女性奋斗剧,剧中向我们介绍了五位家世背景、性格...

网友评论

  • 提前十分钟:体制里也是需要成长的:写策划、练摄影、赶总结、说段子、摸心思、拉关系,样样都是对智商或情商的考验和历练。
    P学长:@缓随君 加油
  • 严六谷:既然体制内与体制外都一样,为什么大批人还是要往体制内钻?能把投机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也就是你了。
    MsElaine:@严六谷 为什么体制内一定是投机呢?
  • 我的喜欢是蓝色的:除了挣得少,我觉得在体制里还是很锻炼的。在体制内三年,除了主职收税还得兼职摄影微信公众号新闻采编纳税人兼职讲师科研论文软件开发,每天都有新任务,真的觉得自己总是在学习呀
    MsElaine:@我的喜欢是蓝色的 主业收税?貌似遇见同行了
    P学长:@海岛小税官 赞,加油!
  • 壬老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体制不体制都一样!
  • 9af4d83bb6d4:人生何处不江湖😋
    9af4d83bb6d4:@P学长
    宝剑何须磨十年
    满堂花醉岂三千
    千帆竞渡沉舟侧
    归来几人是少年😋😋😋
    P学长:@箫瑶xaoyaoZH 剑尚未配好,转眼即江湖。历经千帆过,归来仍少年。
  • 墨客行:说的很不错,本人就是一个体制内的人士,刚刚写了一篇,自我成长的文章,里面就谈到这个问题。
  • 倔强的小金毛:我觉得您写的很好,其实体制内还包含公立医院医生,教师等,不仅仅是公务员,这些人都没在混吃等死。招考本身就具有筛选性,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结构稳健。体制内的工作很具有挑战性的,每一个人往往都是多面手。
    P学长:@倔强的小金毛 加油
  • 15696b4b115e:请你别拿体制不体制这回事情写文章,还公务员一个清静
  • 2a5a908bc91c:体制内在职,我能说经常性加班写材料吗?
    P学长:@席Silvia 会有回报的
  • 915b5c119cf9:刚从体制内出来😂
    915b5c119cf9:@P学长 多因多果~
    P学长:@霞宝的信 为什么呢
  • d9d4bc3fea1b:的确如此
  • 61690a047954:你是体制内的吗?
  • 0a8384574418:还有一周选调考试,前几天差点放弃,觉得这份工作太枯燥无聊,幸好说服自己先尝试再评价,坚持下来,今晚看到这篇再次惊醒。
    P学长:@大明要努力 加油!你可以的!
  • 300cc1eada9b:认同你的观点,不过前段时间我还是想走出去,因为我这个工家太远了,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但最近待遇好像又要涨了,好纠结,哈哈哈╥﹏╥
    P学长:@瓅 :wink:
  • 魔方格:就是,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P学长:@魔方格 提高能力才是核心哇
  • 蓝夜如水:说得好
    P学长:@蓝夜如水 :blush:
  • 放放的随笔杂谈:弱弱地说句话,其实我也对公务员的生活有所偏见,所以还是要学着跳出思维惯势。😊
    P学长:@我天啊 :wink: 是的哇
  • 明公子吖:👏👏👏🌺
    P学长:@神似故人曲 :blush:
  • 六月双生:1.学长写的文,能给人带来启发。不但很有用,而且论证的真的很到位,很经典。句句戳到心窝里了!👍哈哈😄

    2.文章反驳了一个大家普遍认为考公进入体制内就可以很轻松的观点。其实,真如学长所言,不是所有的体制内都那么闲,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需要,你的付出和努力也是不一样的。无论在哪儿,关键是看个人。如果是爱学习、在乎个人成长,无论是在哪个岗位,都不会放过每个能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3.文章真的很赞,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能将文章写的绘声绘色。排版,就更不用说了,重点地方特别醒目,阅读体验很棒!学长很厉害,佩服👍!
    P学长:@六月双生 :blush:谢谢老铁的用心点评
  • 胡图大西瓜:考试加油,我是菜鸟,中途加入90天的,不配点评,是来学习的。:smile:
    P学长::blush: 加油,坚持下去
  • 静静呀321:还有一周就要省考了,给自己加加油:v:
    静静呀321:@考研侠 谢谢学长heart:
    P学长:@静静呀321 我也给你加加油

本文标题:不要总拿“体制内”说事,你配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aj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