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累了无数经验,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
”时,感到一定要在财务这门专业上有所精进。这种精进倒不是说考个中级会计职称,而是总得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仔细想来,10年工作都是懵懵懂懂的,只顾着埋头做账,很少抬头看看。最近听韩坤珏老师的《年薪三十万财务经理》课程,才有些醒悟。比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管理,管什么?怎么管?哪些落地手段?原来是要这样想。以前只是活在:我又要加工作了,好烦,固定资产没人管好烦,各种烦恼中。这种专业知识,又是中级会计职称所没有的,非得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明白。所以究竟是积累了工作经验?还是同一种工作方法用了10年?
“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刻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读到这段,是想起最近的搬家。想到搬家我还真是抓不着头脑。虽然已经制定了方向:把东西挨个装进箱子里。但怎么装?用多大的箱子?去哪里找箱子?怎么防止哪些东西会碎、哪些东西会丢?我觉得这些也是需要实际落地的。真真是觉得自己脑筋一团浆糊,不知道要怎么去做。怎么才能养成这样的智慧呢?头痛啊头痛。
读到“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又更是头痛了。你要说没我的?工作任务是彻彻底底是我的呀,就写着我的名字,今日不做明日也得做。尤其是今日工作出了个小错误,总觉得自己是败了、失了。我总觉得既然我有份审核,总是有我的错误。但又不完全是我的错,收钱退钱的出纳未曾核实、做账的会计未曾核实、做费用申请的经办人信誓旦旦说就是这个客户的钱,我也能查到类似的信息。就还是觉得自己挺失败的,好像稍微信任一点别人,自己就犯错了。本来应当是几人相互牵制、事实却像我一人背锅,着实觉得心烦和郁闷。
读到“我告诉你:你怀疑和沉闷,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炼,所以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成功。”更是觉得郁闷不已,感觉三十多年的书都白读了,好像一点力气也用不上。感觉没有努力的方向。又觉得做什么都没用,什么都不想努力。
先咬咬牙把这个月的计划完成吧,瑜伽练习还要7小时、导引术还有6.5小时,加油加油,健康第一,身体第一。如果没有方向,就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