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大败局》的第十三天,清醒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读《大败局》的第十三天,清醒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作者: 一期一會8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18:05 被阅读0次

今天是读《大败局》的第十三天,今天读到的这个企业案例是“亚细亚”,吴晓波老师用了“中国最有文化的商场”这一标题来叙述了这个企业的“一生”。

时刻保持清醒

说实话亚细亚是我一路翻书看来,最让我觉得惋惜的一个企业。去翻看书外关于“亚细亚”王遂舟的相关资料,发现河南日报上有一句话写得很好,也证明了原来我这样想并不是我个人的主观意识:很少有失败的企业家受到如此的赞扬和包容,王遂舟除外。很少有一个城市把一个失败者当做英雄,郑州除外。

翻看亚细亚的“一生”,首先我十分佩服王遂舟的商业思维,就像吴晓波老师说中所说,他提出的众多服务理念直至今日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以为商界后来者咀嚼借鉴。

比如“微笑服务”、“服务事故”、“顾客是上帝”、营业员要统一着装,讲普通话,设置迎宾,吴晓波老师还在书中提到了王遂舟还是:

第一个在商界引入“商场CI形象策划”、第一个明确提出“目标市场”概念、第一个尝试“开架售货”的经营者。他还在国内商场中第一个将妇女、儿童作为购物主流来考虑,亚细亚单设化妆品部、童装部、玩具部、时装部等做法后来为其他商场竞相仿效。

从这些点点滴滴来看,亚细亚的未来应该是一片光明的,可但凡是个人他就会有缺点,即使他是一个商业天才有着极高的商业天赋,那也不能例外。

亚细亚的成功给了王遂舟极大的自信,他很快也犯上了前面那些企业家的“通病”,要搞创新要做大做强。

可就像书里的说的,创新并不意味着破釜沉舟般的冒险,相反,创新需要一种健康、理性的精神,需要系统化的论证,需要有效管理,需要建立在有目的、有规划的认知基础上。

而那时的王遂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一心只是担心着市场被抢走,自己的创新被别人捷足先登,于是乎,不管不顾的扑在了“连锁”上。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只有两个阶段,最容易迷失,第一个阶段是,尚未有目标,不知前路在何方的时候。第二个阶段就是,获得成功之后。

很显然亚细亚的成功是因为王遂舟有目标,知道自己的路在什么地方,而亚细亚的失败也是因为获得成功后,他渐渐忘记初心,只是想着挣一个先字,加上他在商业上虽然堪称奇才,可在管理和财务方面并不是很用心,所以最后导致了亚细亚的失败。

但不管怎么说,王遂舟都是一个值得敬佩与学习的人,因为当年他做的一些事留下的很多东西即使在现在都是值得很多商家企业家去学习的。

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被结果所迷惑,清醒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相关文章

  • 读《大败局》的第十三天,清醒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今天是读《大败局》的第十三天,今天读到的这个企业案例是“亚细亚”,吴晓波老师用了“中国最有文化的商场”这一标题来叙...

  • 《大败局》系列小结

    今天读完托普的案例才发现,原来这已经是《大败局Ⅱ》里的最后一个案例了,读《大败局》的初衷其实只是出于好奇吴晓波老师...

  • 走到最后的人

    在一段感情中,珍贵的既是经历过的大风雨,也是陪在身边的小温暖。无论两个人相隔有多远,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恰好在身边...

  • 走到最后的的人

    请原谅我,与你断了联系。无情的表象下,是我对你,没有殆尽的残念。 感谢你陪我走了那么远,是孽是缘,我亦无怨。 总是...

  • 曾经挚爱的人如同陌路!归于平静。也许只有走到最后才能发现。有缘再见!

  • 人间清醒

    人间清醒 保持清醒,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护清醒,让自己能够保持最后一点的冷静和清醒,才能保证自己最后的胜利 时刻保持做...

  • 走到最后的才能称为朋友

    前一段时间和一个女生闹得很不愉快。 我自己对朋友这个词看的很重要。我觉得既然决定做朋友就要一直做下去,大家的成长环...

  • 读《大败局Ⅱ》第三天,因地制宜

    今天是读《大败局Ⅱ》第三天,感悟如下: 想起我在《大败局1》的感悟里写下很佩服牟其中的敢想,今天在《大败局Ⅱ》里就...

  • 三观一致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因为人生艰难,所以需要一个人来同舟共济。然而,你第一眼认定的那个人,却不一定是那个伴你度余生的人。” ...

  • 重视本质

    凡事重视本质的人才有可能走到更远的地方、而本质一样的人才能结伴走向远方,最后、本质赤诚心怀坦荡的人才能接纳最滚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大败局》的第十三天,清醒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as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