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读书日,我在南通趁早社群分享推荐了一本书《扫除力》。以下是我的分享心得。 “读书是我坚持过最长的一个习惯。每天无论是早起后,睡前,或者午休,通勤的碎片化时间或者整块时间,我都会坚持读会儿书。电子书也好,纸质书更棒。我喜欢把书捧在手心里的那种踏实感,和读完一本书之后的畅快淋漓。从去年7月养成的每天读书的习惯一直陪伴至今,也见证了我在这段时间的改变与成长。我开始愿意一点点正视自己身体的缺陷,思想的局限,向更广阔的世界敞开心扉。因为读书也我也遇见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在自律上教会我很多。读书也见证着我养成各种好习惯的过程,如每天走跑10000步,每周跑步10km+,每天听TED,每天瑜伽,每周电影,每周码字等等。所谓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近十个月来我大概读完62本书,花费七、八个24小时的时间,留下纸质书三四十本。对于读书,我是认真的。但是要是问我读过什么精彩的句子或者发人深省的哲理,我没办法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更多的时候,读书之于我仅仅是过一遍脑子而已,喜欢的文字我会留恋一会儿,甚至用心写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但是除了打开笔记本记录其他东西,大多数情况下,我很少会打开笔记本复习。
3月24日距离我关闭朋友圈有近三周的时间了。早上一如往常,早起运动半小时后,打开微信公号边听新闻边洗漱吃早餐。通常我听文章的顺序是人民日报当日新闻,再是人民日报昨晚夜读。这大概就成了我每天向新的一天表达感恩和敬畏的仪式吧。在读书日这样一个仪式感满满的节日里,人民日报夜读也正好表达了对读书的忠诚。当天的特邀嘉宾是演员黄轩。他分享的是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读书令你愉悦,那就够了》。本打算一直保持朋友圈无动静、一潭死水状态一段时间的我,还是被一眼瞄到就落入心坎儿里的标题给融化了。坚硬的心也不再坚硬。与我平时一贯宣扬的理念如此合拍:读书是取悦自己最直接,成本最小的活动。 再往下文听,黄轩的读书经历跟我也是相似得多。我们一样对于读过的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我读过,但我又忘记了。我不知道自己读过的哪些字,哪句话,已经悄悄地融入我的身体,我的血液,已经伴随我一起成长了。但是我知道,我的努力,我的改变,我的喜怒哀乐里一定有读书的功劳。
五月份在读的第一本新书是《生活需要仪式感》。书中提到的“专注”与“上瘾”特别打动我。古代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凡是达到这种境界的几乎都是对读书着了迷、上了瘾的人。原来我浑然不知,今天读到这句话仿佛看到了自己如今的状态。即使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或是焦头烂额,也会在当天的某个时间,碎片化时间也好,整块时间也罢,举行我生活中的这个读书仪式。说是仪式,其实没有特别的举动。没有翻书前的洗手,没有一定需要暖黄色的台灯搭配,没有必须要安静舒适的咖啡厅、图书馆或者卧室。我会在工作间略显疲惫的下午20、30分钟的番茄钟里寻找一处舒适的区域;也会在飞驰的高铁上仿佛定心丸般 “服用”文字,一边焦急期盼到家后喜悦的降临,一边安慰自己耐心等待。更会在赋闲的周末,捧一杯茶,展开一本画卷般的书,畅游在文字间,没有焦虑和不安。
后来我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读书的非功利性。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看到喜欢的作者,喜欢的书本,甚至喜欢的书名都会开启一本书的旅行。这短短几小时的旅行可以伴随我五天到一周的狂欢。
虽是非功利性阅读,却也是潜移默化作用在我的工作和生活里。我的阅读课程里,会跟学生推荐阅读,会有读书的几大要求甚至作业读书报告。我的公众号里,会时不时安利自己的读物;每次往返上海和家都会带上一本书。
因为阅读,我认识一位并不太知名的作者,因看她的书本的序而结识另一位自律的作者,参加她的自律打卡社群活动,甚至因工作之便趁机邀请她到单位讲座。因为对她的关注而结识一批又一批有趣有颜又有才华的人。为此我深感幸运!
阅读下去,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