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

作者: 無呻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6:39 被阅读45次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次父母说别人孩子多好多乖,就觉得讨厌;或者突然被降职了,你感觉没脸回家见人。为什么这样?你可能有“身份焦虑”。

呐喊

01 身份焦虑是一种无用的情绪

焦虑分“有用焦虑”和“无用焦虑”两种。有用焦虑指,能够增加动力和能量的情绪。如:明天要发布新产品,你感到焦虑,开始积极准备材料和预演。无用焦虑指,人对实际或想象的危险感到担心、害怕。身份焦虑就是无用的焦虑,因为它并不解决现实问题。

身份焦虑:为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而担忧。人对身份的心理渴望,源于“被爱”的需要。

02 成人世界的关注是有条件的

理解身份焦虑产生的原因,我们先从心理机制形式的早期谈起。

|“安全感”与“好奇心”

安全感和好奇心是一对矛盾兄弟,好奇心驱使人们探索新知,让自己更强大,安全感则让人们勇敢的跨出去。离开安全感,好奇心会限。

幼年时期,孩童脱离母亲,开始探索环境,对于他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危险的,遵循小步子原则,慢慢试探,获取反馈。这时母亲给予的鼓励和赞美,让孩童充满安全感,走得更远更快。

从那时起,关注和赞美就是人的底层需要,持续一生。幼年时关注是无条件的,我们可以肆意妄为,到了成人阶段,关注力常常和财富、权力、美貌联系在一起,对“被爱”的渴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害怕失败,于是有了焦虑。如果多次失败,人们会形成“防御性思维”,逃避负面情绪的伤害,倾向于回到安全的过去。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的意见困扰。

03 高看自己,低估自己,都有问题

为什么身份焦虑在现代生活,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社会物质水平总量提升,心理疾病却更多。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提到3原因。

|自我期望过高

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观念的升级,既推动了文明进步,也给现代人带来压力。人们羡慕嫉妒比自己生活更好的人,这人离他越近,嫉妒心越强。人们通常不会嫉妒马云、不会嫉妒~特朗普,但忌妒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坐旁边的同学、一起入职的同事……

生而平等的观念深深植入人心,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应该跟别人一样成功,他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扩大了身份带来的焦虑。

我们的期待远远超出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永远挥之不去的焦虑。

|被金权崇拜所挟持

当今社会金权崇拜盛行,权力和财富视为成功的象征,清寒和平民则被看作失败者,受到社会鄙视。追求权力和财富没有问题,但作为全社会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则是病态的。多数人将变成牺牲品,在权钱的追逐下,不断倒下。

|僵固型思维

僵固型思维方式的人,常常有脆弱的高自尊,他们更在意他人评价。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失败完全由个人原因造成。他们常逃避挑战,担心失败后被嘲笑。如某些学生不认真学习,成绩很差,自我安慰“我没有看书,如果看书绝对班级第一”。内心却害怕看书后也考不好,索性破罐子破摔,彻底不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僵固型思维的人,很难做出改变,看见其他人渐行渐远,而他还在原地踏步,焦虑就会变强。

04 放松、练心

讲了这么多身份焦虑是什么,接下来再说说怎么解决。

|初级方法:被动放松

被动放松主要的工具就是想象。当你感到特别焦虑时,想象自己正在海滩上,感受身体接触到柔软细致的沙子,阳光照在身上,体验由外到内的暖意。做这种想象时,放松身体的肌肉,可以消除焦虑所带来的身体反应。

|中级方法:主动放松

人在焦虑时,心理体验会失控,中级方法的核心,就是找回掌握感。

阶段一:尝试握紧拳头,感受肌肉的绷紧,握拳的力量。一到两分钟后,慢慢松开,感受肌肉一点点放松,血液重新回到原来绷紧的地方。

阶段二:深呼吸。人在焦虑时,呼吸常常短而急促。缓慢的深呼吸可以放松胸腔和腹腔,控制身体里的系统。

通过这种方式,回到正常状态,让身心实现统一,减少未来不确定的焦虑感。

|高级方法:突破僵固型思维

心理学上有一个描述人对外界反应的模式,叫SOR模型:S指我们从外界接受的刺激,O指我们的有机体,R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果想缓解焦虑,可以改变主体对客体的反应方式。

与僵固型思维相对的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把注意力放到努力获得成长上。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如果你遇到超出现有能力范围的问题,努力去解决它,即使没有成功,环境也会以某种方式给到反馈,通过反馈,你对问题能有更深的理解,能力也就得到成长。而僵固型思维不愿意面对挑战,从而失去变强的机会。改变你对外界反应的评价方式,学习成长型思维,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也一样。

我们解决新问题时,也许会犯很多错误,试错是基本的学习机制。跟能力无关,而跟事物发展的进程有关。

|究极方法:构建更完善的自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希腊有个故事,苏格拉底在集市上被人侮辱,路人问他:“你不在乎别人侮辱您吗?”苏格拉底回答:“我为什么要在乎?难道驴踢了我,我还要恨它?”

哲人的高度很难达到,我们要做的是完善自我,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伴随一生,自我有四个层次:破碎自我、头脑自我、内聚性自我、无我。

破碎自我,意味着你没有一个稳定的容器,任何心灵素材进入,都可以带来痛苦,或者让系统失控。

头脑自我,是外围的墙。它把你包在里面,让你不能直接去感知外部世界。

内聚性自我,是个人成长的里程碑。内聚性自我形成后,人就可以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处变不惊。

一个健康的人,同时具有内聚性自我和头脑自我,可以自主关闭或打开,接受外界的心灵素材。

无我是自我的第四层,与道家的无我不同。自我的无我是一种状态,可以接受外界任何素材,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05 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

“身份焦虑”就讲完了,现在来总结一下全文。开头讲了身份焦虑是人们担忧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有3个:自我期望过高、被金权崇拜的社会所挟持、僵固型思维。接着提出了4种解决方法:控制身体外部肌肉、控制身体内部呼吸、改变思维方式和构建更完善的自我。

身份焦虑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问题,笔者自己也被这个问题困扰,时常处于低压状态,难受于那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探寻什么是身份焦虑。本文只能做一个参考,希望能缓解读者的焦虑,不会因为陌生而恐惧。

身份焦虑的源头在现实,建构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无法给出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提出的方法只适合应对心理问题,笔者自身的现实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人生就是这样,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能做只有积极面对。

参考资料:

《身份的焦虑》

《动机与人格》

《自我发展心理学》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心理学基础30讲》

相关文章

  • 身份的焦虑

    昨晚睡前看到Alain deBotton的《身份的焦虑》的简介,特别感兴趣,实在等不及看完书先写;但之后必须花一...

  • 身份的焦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解决了温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一个困扰了西方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

  • 身份的焦虑

    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希米亚的目的并非废除身份等级,他们只是尝试创立一些新的身份等级,而这些等级建立在那些为...

  • 身份的焦虑

    今天和一位朋友说,感觉自己在外面玩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有一丝忧伤、一丝焦虑,朋友说其实她已经感受到了。我想就是对自我身...

  •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作者阿兰.德波顿,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焦虑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解决方法。作者旁征博引,涵盖...

  • 身份的焦虑

    焦虑起因 ①渴求身份②势利倾向③过度期望④精英崇拜⑤制约因素 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

  • 身份的焦虑

    简单的解释身份,讲述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焦虑。这本书里面阐述的身份是指我们的社会地位。我们更多是对同阶级,比我们...

  • 身份的焦虑

    我们每天都在焦虑,或者是为了明天一顿饭,或者是为了别人责骂你无能的一句话,也或者是为了这价值亿元的订单是否能够...

  • 《身份的焦虑》

    当人不再需要为生存而挣扎时,就到了为身份所困扰的时候了。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现况如...

  •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 ——我能想象的恐惧和我们面对的终极问题,人工智能 一 李世石与AlphaGo之战已经落下帷幕,胜负已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份的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jb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