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一周一本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人人都能成为作家:读《成为作家》有感(方法篇)

人人都能成为作家:读《成为作家》有感(方法篇)

作者: seeyakid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18:30 被阅读533次

导读

身边很多人有写作梦:想要写一部小说,想要出版自己的书。但大多数人都只是写写日记,偶尔在空间或者博客发发文章,时间一长甚至都不怎么动笔,慢慢的写作梦便被深埋在心底。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成为一个作家就这样难么?成为作家又需要什么天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天分?

我从小热爱写作,初中还发表了几篇文章,完成过一部小说(现在看来是非常幼稚的...)现在工作比较忙,而且还要准备各种职业考试,所以空余时间越来越少,一直想着等我有时间便开始写作,因为这样的借口一拖便是好几年。2017年我计划每周至少在简书发表两篇文章,完成一部小说,同时多看看写作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所以在看《成为作家》之前,我是有明确的目的的,那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有一个隐藏在心底的问题,自己能不能成为作家。

看完之后,我发现《成为作家》不是一本技法书,它没有具体地讲如何收集和加工素材,如何把握故事的节奏,烘托气氛处理冲突。首先,它教的是如何挖掘自己的写作天分。其次,它是一本工具书,这意味着不管它的方法多么地有效,如果你不跟着去做,那它们对你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我从这本书中收获了什么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坚持写作的信心,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式,是一定能成为具有辨识度的作家。其次,是很多也许行之有效的方法,之所以说也许有效,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实践,无法妄下结论。这篇文章会总结出本书最核心的理论,还有几个重要的写作方法,等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写实践篇,总结自己的实践感受。

写作难

对于大多数写作者来说,他们面临的首要困难便是:不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作家。

我们从小就就常常听人说,人文艺术都是需要天分的,没有天分的人即使努力也是徒劳。在这个领域,似乎有太多无法把握,不像数学题有自己的答案,创作是无解的,即使你看了很多写作技巧的书,可能依然写不出一部好作品。

再加上在信息时代里,我们被海量的文字所淹没,你的阅读范围可以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在写作网站上,你也能轻易到看到同龄的甚至比自己年龄小的作者的作品。当你辛苦耕耘,终于得到一个作品,和其他优秀作品一对比,便立刻沮丧起来:这中间的鸿沟要多就才能填平呢?

因为这样的不自信,写作者可能常常写到一半就放弃,甚至踟蹰半天而难以下笔。因为这样的不自信,写作者要么寄希望于各种写作成功学,报出名作家的课程,希望在这里面能学到所谓作家的魔力,仿佛得到这魔力之后,他突然就能幡然醒悟,才思涌动。要么就此放弃,转而寻找自己更有把握的领域。

如果一个人急于求成、想要立竿见影地学习做好某个工作,那他可能会面对失败,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蹴而就。

要克服这样的困难,我们首先要动笔开始写,其次最重要的是,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依赖写作速成班,依赖所谓写作的“魔力”。任何成功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就像作者在书的开头写道

我这本书是写给这样的读者:那些充满渴望、相信自己良好感觉和智力,能够学习句子成分和段落结构的人;那些已经知道,当他们选择写作的时候,就已经对读者承担了一种责任,要在写作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地人;那些已经(而且正在)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掌握写作技巧的人,以及那些已经为自己确立了严苛的标准,并且会通过不断的努力达到目标的人。

双重人格

双重人格是本书的核心理论,后面的方法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不要误解,这里的“双重人格”不是“人格分裂”,指的是无意识和意识。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每个人都是多面的,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展示出的自己也不尽相同,这便是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作家更是要善于利用这两种人格:

在创作方面,要利用无意识的想象力和敏感;而在修改作品和日程安排方面,又需要意识的井井有条,理性从容。把二者平衡好,才能成为一个作家,创作出好的作品。

对一个人性格中的两方面可以同时进行训练,让这两方面协调一致发挥作用。这种教育的第一步是:你自己进行学习和训练时,必须认为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如何训练无意识,后面的练习方法会说到,这里最后再提下意识的重要作用,因为无意识是敏感和情绪化的,所以意识要担任起“最好的朋友和最严厉的批评家”的角色,一方面,要观察无意识,并为它服务,知道它在哪种状态下是最有创造力的,哪些活动是不利于创作的(比如说发现自己在创作期间看喜欢作家的书会打击创作的热情,那么下次创作,意识就要控制好无意识,即使他想向这类书寻求帮助,也要及时地制止),还要适时地安排一些适宜的消遣活动让无意识放松,为下一次的创作做准备(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总觉得意识有点像保姆呢)。另一方面,要约束无意识,因为无意识喜欢随兴所至、顺其自然。所以安排合理的写作计划,写作完之后提出客观的批评意见,都是意识的工作。

我觉得这里作者虽然提出了双重人格平衡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提出比较可行的方法。因为把自己想成两个人,约束无意识,都不是说做就能做的。唯一一个多次暗示的方法,就是对自己多观察多分析,留意自己的想法。

练习方法

就像开头所说,这本书不是技法书,不会教你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人物写得饱满。但是它教给你一套系统的方法,如下图:

这一套方法,可以从三个维度看,第一,从

输出

的角度,教你如何不费劲的练习写作,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如何进行修改,以及怎样进行模仿练习。第二,从

输入

,教你如何通过阅读和观察世界来提升写作技巧,积累素材。第三,作家应该如何

休闲

,以便他能够有效地恢复到一个好的写作状态。

接下来会按照输出、输入和休闲的顺序来介绍具体练习方法,可自行选择重点进行阅读。

因为介绍方法的目的就是使用,所以我在总结的时候,将内容进行了最大的精简,基本只留下了可操作的步骤。

一、早晨写作

方法:

Day1-2:早起半小时或一小时,不要进行任何阅读,在半睡半醒间,立即开始写作,写作内容不限。

Day3以后:开始多写几个句子,然后逐渐增加到多写一两段。再过一段时间,在你停止早上的写作之前,想办法多写一倍。

时间:至少坚持一个月

作用:训练无意识,培养流畅写作的能力,发现自己的风格和喜好。在你整个写作生涯中,不论何时,只要你面临才思枯竭的危险,记住把铅笔和纸张放在你床边的桌子上,早晨醒来就开始写作。

二、按时写作

在坚持早起写作一段时间后,接着进入下一步,即教会自己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写作。

方法:

①早起之后选定当天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段,十五分钟即可,比如四点到四点十五分。

②到了约定的时间,立即开始写作,内容不限。

③接下来每天坚持按时写作,但是每次你都要挑选一个不同的时间

时间:内容不限的按时写作至少一个月,要达到流畅写作,对写作没有抵触心理的目标。之后可以选题创作。

作用: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写作,学会控制时间。且写作不会再让你疲惫,而变成一种简单的活动。

关于这两个练习,作者发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警告:

如果你总是做不了这个练习,就放弃写作吧。你对写作的抗拒实际上要大于你对写作的愿望,迟早你都会找到其他途径释放你的精力。

三、第一次检查

在以上两个练习都坚持了至少一个月之后,开始检查自己写的内容。记住,在这之前,一定要抵制住诱惑,不要去读。

方法:要像阅读一个陌生人的作品那样去阅读你的作品,发现其中经常出现的想法经常使用的叙事形式。如果有好的明显的思想萌芽,及时记录下来,为之后的练习故事做准备。

如何判断自己的写作方向(作者的经验之谈,并不一定准,可做参考)

①短篇小说作家:写夜晚做过的梦,或者把前天的经历进行理想化的描写,还有那些在清晨的练习中写出一则完整的逸闻趣事或一篇尖锐的对话;善于进行一定类型的人物描写,篇幅简短而具备相当普遍(或者甚至是明显)的特征。

②长篇小说作家:对人物分析透彻,考虑行动的动机,具有敏锐的自我审视,塑造不同人物在面临同样困境时的冲突

③散文家:喜欢沉思冥想或对一件事反思自问

④善于心理描写的小说家:添加一些戏剧冲突的元素,通过人物展现不同的思想,把一个抽象的想法拟人化

四、练习故事

方法:

①在上一个步骤发现了一个好的明显的思想萌芽

②构思细节:包括主要角色的外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等,故事发生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③细节构思好了之后,不要立即写作,给自己定三天后的某个时间写作。

④到了约定的时间,立即开始写作。写作之前,把故事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敲定,尽量轻松而快速地工作,要减少重读的次数——只时不时读一两个句子,以确保你的正确的轨道上。

⑤这个故事应该在开始的当天完成。完成之后,不要立马重读,搁置三天。

五、第二次检查:批评式检查

我们需要检查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已经一检过的早晨写作和按时写作的内容,二是第四步已经完成的搁置了三天的故事。

方法:

①把你能够找到的错误明白无误地标出来,尽可能地提出具体的改正意见。

②如果你实在找不出错误,但又觉得应该还有些错误,就把你的作品给别人看,只要你相信他的良好品位和判断力。

③寻找改进的对策,如寻找在这方面处理得好的作家,向他们学习。

注:我觉得到这部分的修改,其实是会涉及到写作的基础知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准确地发现症结,然后才能寻找对策,否则检查的时候只会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无法指出具体的问题。

六、如何模仿

好的写作技巧是可以模仿的,不要去模仿写作风格。

方法:

①发现了比你能够写出来的东西好得多的作品

②逐字逐句分开细读,如果可能,在你自己的作品中找一篇同样的作品作为对比。比如同样是两个场景之间时间的推进,数数他用了多少字,你用了多少。然后再看看那位作者是如何运用你数过的字数。

③自己写一段话,逐句模仿你的榜样:每个词的字数和这个作者在这一句话中用的每个词的字数都完全对应,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要保证这些词和例句中的词的重读音节都完全相同。

作用:一旦通过努力学会了分析一个句子的不同组成部分,并且能够自己写出一个类似的句子,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头脑中的某一部分从此觉醒了,对以前你不易察觉的微妙之处变得敏感了。

一、像作家一样读书:读两遍

方法:

①首先就像平时那样读一遍。

②读完之后,把书放一边,拿出纸笔,对刚读过的书写一个简短的大纲,做一个总结评价:喜欢/不喜欢。相信/不相信,为什么,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对话是否自然等等。越是好的作品,列大纲要越详细,如果只能得到一些模糊的答案,那第二遍就要用心关注这些点。

③从第一个词,慢慢地、透彻地阅读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只读那些作者要么写得最好,要么写得最坏的章节。如果第二部模糊的答案清晰了,要随时记下你的答案。如果你发现某些段落写得特别好,尤其是如果作者能够娴熟地运用你难以处理的素材,就把那些地方标出来。

特别要关注自己写作处理不好的方面,比如时间的过渡,如何自然地结尾等。

二、学会重新看世界

方法:

①每天抽出半小时,让自己返回到五岁孩子时的状态,充满兴趣地打量这个世界。

②在十五分钟内,专心致志地观察并描述你看到的每一件事和每一样东西,描述要具体,包括颜色(关于颜色,不仅仅说出绿色,而是要说出是正绿色还是橄榄绿)数量,朝向。如果是人,他长什么样,穿什么,做什么,猜测他的身份,家里是什么样。你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

③可以走在陌生的大街上,出去看展览,或者去不熟悉的城市。但也可以用新奇的眼光看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处的家人、同事、家、办公室等等。

作用:不要急于使用这些素材,它们会在你的无意识里发酵,在你开始用这种方式打量世界后不久,你就会发现清晨的写作比以往更加丰富而美好了。

作家的休闲:无字的休闲

方法:长时间独自漫步,或者在大巴上层独自呆坐等任何无字的休闲,有意识地拒绝说话或看书。

如果你有一篇作品要完成,那就应该尽量少地迷恋书籍、剧院和电影。它们不仅干扰你的注意力,而且会改变你的情绪。

总结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很多自己多年教学和创作的经验,所以我对它的方法还是充满期待的。

其实有时候想想,比起担心写作的天分,写作的风格,首先很难的就是坚持写作的困难吧,因为写作真的是一项艰苦的,长时间的,孤独的活动。

以上方法只是让自己更快找到正确的写作方向,但是写作之路仍然是漫漫无尽头的。继续加油!

相关文章

  • 人人都能成为作家:读《成为作家》有感(方法篇)

    导读 身边很多人有写作梦:想要写一部小说,想要出版自己的书。但大多数人都只是写写日记,偶尔在空间或者博客发发文章,...

  • 人人都能成为作家|读《成为作家》

    “天才是教不出来的。” 有多少人被这句话所误导,认为自己没有某方面的天赋,从而放弃了对自己内心梦想的追求。 “作家...

  • 读《成为作家》有感

    在看到很多牛人的建议以后我去买了《成为作家》这本书,作者讲到作家的神奇魔力确实存在很多,作家都幸运地遇到或找到过这...

  • 读《成为作家》有感

    最近翻看了抽屉的一本书《成为作家》,这是一位朋友送的礼物。这本书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教科书,是一部不错的的写作练习和教...

  • 读《成为作家》有感

    《成为作家》是多萝西娅-布兰德的作品,作者讲述了成为作家遇到的各种困惑,作品分为十七章,分别讲述四种困难,作家是什...

  • 读《成为作家》有感

    《成为作家》是多萝西娅·布兰德写的。这本书不是告诉你如何写作,而是告诉你如何进行创作。书中有超级多的经典语句,阅读...

  • 读《成为作家》有感

    第1天,阅读前三章的内容。 第1章讲的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会面临的4个困难。 写作的最大困难就是来源于要不要写作,本...

  • 读《成为作家》有感

    今天上午用了一个多小时看完了布兰德《成为作家》一书,总的感觉云里雾里,很难专注地一口气看下去,或许是自己不...

  • 读《成为作家》有感

    国庆期间,看了一部《赤心巡天》的小说,里面关于一人一郡,一家一国的茅盾,写的淋漓尽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性与人性...

  • 读《成为作家》有感

    关于写作的书很多,而较出名的一本就是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的《成为作家》,这本书涉及的面比较广,几乎囊括了关于写...

网友评论

  • 杜痕远:总结的很好,我昨天才看完本书
    seeyakid:@杜痕远 :kissing_heart:
    杜痕远:@seeyakid谢谢你的梳理,我收藏了
    seeyakid:@杜痕远 谢谢:blush: 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有点理不清,后来就把章节顺序打乱了,自己重新组合了下~
  • 向日葵姑娘等太阳:想请问一下 这本书作者是谁:kissing_heart:
    向日葵姑娘等太阳:@seeyakid 谢谢:blush:
    seeyakid:@向日葵姑娘等太阳 多萝西娅•布兰德
  • 十三不装:应该是可行的,挺有道理
    seeyakid:@十三不装 我明天早起床试试~: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十三不装: @seeyakid 我试过,早晨刚醒来或者睡觉之前,写东西感觉最好
    seeyakid:@十三不装 早晨写作我还挺期待,看自己能写出什么出来
  • 徒忧子:忽然发现我的话说得有点不够友好,作者你要原谅我呀😄,我下次不敢了😋😋😋😋。
    seeyakid:@廖树锋 你这人怎么这么可爱:smile:
    徒忧子: @seeyakid 啊,居然有如此襟怀,真是让人肃然起敬啊!——我要关注你😆😆😆😆。
    seeyakid:@廖树锋 没事儿的~感觉你也是很热爱文字的人呢,一起坚持写作~
  • 徒忧子:感觉好像不错,我们照做之后应该可以成为一台很棒的写作机器吧。就像开车一样,想什么时候启动就什么时候启动,想什么时候写作就什么时候写作,完全不需要什么灵感。看来俄国的契诃夫是上当了,他年轻的时候,有个文坛前辈告诉他,写作不要太草率,要在内心最幸福的时刻动笔……话说,如果要给大家推荐这本书,拿着这本书对着大家嚷:“嘿,《成为作家》这本书不错哇,大家快买啊!”这样不是更直接么?如果说要跟大家分享经验,这些经验有没有经过自己亲自验证,怎么知道可不可靠呢?如果一个小学生买了一本考研指导书,翻完之后就来分享考研的经验,你看了会怎样?他来指导你考研,你心里害怕吗?🤓🤓🤓🤓
    seeyakid:@廖树锋 我在开头说过的,我自己也不确定方法是否有效,自己还会实践之后再写一篇,至于书中的方法,你要不要用,我只是分享,不强迫你用,请君随意。
  • 半尚重楼:这本书看过了,你总结的挺好的!
    seeyakid:@章章丫 谢谢~:blush: :blush:
  • f02cf546f6e4:很有用
    seeyakid:@Alimiya 谢谢~
  • 一鹿长清:这本书刚刚准备看~笔者写得受教了,看来要更加努力行动了~共勉😊
    seeyakid:是本不错的书,这个系列还有三本,准备之后也理理
  • 烟然s:学习了
    seeyakid:谢谢~
  • 神道世界:要评论,怎么能不先点“喜欢”?喜欢说足以表示整个态度,又何必多说?😀
    seeyakid:谢谢~~
  • 一团菌:写文章或许有套路,论写作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一团菌: @seeyakid 只好学愚公,使一身蛮力了😀
    seeyakid:@吉泉之畔 写作天赋确实有高低,有的作品自己也许一辈子也写不出来,但也没关系,寻找自己擅长的写作领域,写出真诚的好作品就行了。
  • 谷穗风致Echo:好,试试看
    seeyakid:@谷穗风致 恩呢!多练习,我准备从早晨写作和按时写作开始
  • 六叶泷:很好,行动吧
    seeyakid:加油!!

本文标题:人人都能成为作家:读《成为作家》有感(方法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jk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