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止谤》出自《国语·周语》,说的是周厉王不听召公的劝谏,执意实行严酷的政令,最后因国人暴动而惨遭流放的故事【国人指的是都城里的百姓,不是指全部的人,所以“国人暴动”的群体也只是以都城里的贵族为主。】。
先来看文章的故事背景。
周厉王,即姬胡,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期间听信荣夷公之言,对民实行垄断山泽物产的苛政,以聚敛人民之财,以致黎民百姓怨声载道,纷纷指责。
然而,面对国人的“谤”【指责】,厉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盛怒之下使用高压手段来“弭谤”。他用卫国的巫师来监视国人,杀有怨言者。于是乎,“国人莫敢言”,只能“道路以目”。
这下可把厉王高兴坏了,对召公【召穆公姬虎,周王卿士。】说:“我能够阻止百姓的指责了,他们都不敢开口说话了。”
接下来召公就开始劝谏了,他说:“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开始召公就说明自己是不认可厉王的做法的,并用“防民”和“防川”做类比,指出厉王这么做只是用暴力堵住了人们的嘴巴,可是殊不知堵塞百姓的嘴巴比堵塞流水的危害更大。河水被堵塞,一旦决口,必定伤人无数,堵塞百姓的嘴巴亦是如此。因此,“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治理河道要疏导使之畅通无阻,而开导百姓则要让他们畅所欲言。
那么作为天子,该怎么让百姓百官畅所欲言呢?
召公道:“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不管是三公九卿【太师、太傅和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和司空为九卿。】,还是列士【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要让他们献上劝谏的诗歌,而乐师献上乐曲,史官献上文献,少师进箴言,盲者朗诵吟咏,百工都可进言。然后这些意见想法能够上传给天子,在斟酌裁决之前还要听取左右大臣、宗室姻亲和元老重臣的意见,如此方能力保政令推行。
防民之口害处不浅,而宣民之口大有裨益。如召公所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百姓有口如大地有山有水,自然有财物产出,又如有肥沃的平原洼地,可供吃穿之用。所以万万不能防民之口!
为政之道,宜广开言路,实行好的政令而防范坏的,这样才能保证国富民强。再者说,人们心有所思,必然会言之于口,如何堵塞?一味地堵塞百姓的嘴巴,总有一天如崩溃之川,贻害无穷!总之,召公以喻劝谏,正反结合,使人信服。
可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也于事无补,厉王根本不听,国人自然不敢说话,然而就盛世太平了吗?非也,国人不敢言,只好心中蓄积着愤怒和不满,这寂静也只是爆发前的表象!终于火山爆发,国人暴动,厉王被流放于彘地。后来政权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即“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由此可见,用高压手段使民众不敢说话绝非好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防民之口”绝对是错误的举措!
最后回到文章结构上,《召公谏厉王止谤》开头和结尾分别是谏因和谏果,叙事为主,言简意赅。而中间是谏言,记言为主,这部分内容很详细——这也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即以记言为主,而以简略语言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