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跟着拆书帮小丫老师读了《刻意练习》。
1、选择自己要练习的内容:自己要提高的领域是做科研所需要的阅读论文。
(1)走出舒适区:这几天看了几篇论文,很多通信、算法方面的词汇看不懂,有时还会走神。看起来很痛苦,但这是自己扩大信息量,建立信息之间联系所必需的,所以坚持看下去,这是走出舒适区。
(2)关于绩效和表现的即时反馈:看了就要有收获,那就是跟自己现在已经做的成果结合起来,能成为现有成果的延伸。
(3)提供提高绩效和表现的方法:最近在看的这些方法大多出自自己之前接触到的一位老师,待自己形成一定的想法后跟这个老师的团队进行交流。
(4)提高绩效和表现的方法出自业内杰出人士:该团队是国内顶尖的院士团队,近些年来一直在做该领域的研究,并且在国内有很多的成果应用。
(5)确认杰出人士和其他人区分开的主要因素:持续、专注、专业
(6)训练是由针对性地提高特定技能:获取关键信息,并与自己的成果相结合,产生新的想法。
2、构建有效心理表征:
(1)对练习结果/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即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练习目标;
我的练习目标是阅读新领域的论文,掌握论文中的核心观点,并寻找与自己的项目的链接点或对自己的启发。
(2)对练习过程进行留意,注意自己在过程中哪些地方欠缺导致结果不理想;
检索论文:练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检索论文,应注意检索的关键词是否合适,根据关键词将相应的论文保存下来;检索时还应注意检索的数据库,可总结常用以及好用的数据库。
阅读论文:检索到论文之后,先建立论文的整体结构,找到论文要实现的问题,围绕问题寻找其解决的方法,以及该方法未解决的问题等。
建立链接:总结该论文的方法和观点对自己现在的研究有什么启发。
(3)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下一次练习过程中注意,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结果。
由于阅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论文是很痛苦的,大量的专业知识可能并不理解,首先要提醒自己注意“必要难度”原理,走出舒适区,开阔自己的认知边界;
在练习过程中,应考虑以什么方式进行论文的总结更便于后期查找、对比:石墨/幕布/印象笔记/纸质笔记本?我目前是用纸质笔记本,记录比较快,不受网络的打扰,可以专心记录,但是保存及输出不方便。在考虑待积累到一定量之后进行一定的总结归纳。
在练习中建立链接是最重要的,这是自己的目标,最后要以此作为检验的标准。
3、针对所要提高的技能,写出持续的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做科研、读论文、写总结是一件很枯燥、很痛苦甚至很折磨人的事情。所以在安排每天任务时,理智告诉自己这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自己的大目标,要花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但在实际执行时潜意识却有些抵触,想要拖延,放在其他事情的后面,很多情况下都会这样做,而且往往由于其他事情较多会占用很长时间,导致自己看论文的时间被挤走,最终没有完成这项任务。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理解了我之所以把自己的这个较难的目标一致拖延,是因为内部动机不足。而要提高自己的动机,要有持续的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那么,它们是什么呢?
内部反馈:读论文、理解消化总结吸收后变为自己的东西,首先是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这样在跟领域的专家交流时才不会露怯,才能有的聊;其次,看得多了,自己的积累多了,沉淀多了,人就会自信,会更有动力去学习。
外部反馈:通过学习找到新的突破点,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使得自己在这个领域或立足,并且做深、做广;其次,在此基础上申请基金项目,写论文,也是自己评职称的必要条件。
我将把这些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的内容写在便签上,贴在电脑显示屏上,在每天做这项任务练习时,运用if---then---语句,if我想把看论文这项任务拖延,那么就站起来读一读,重拾自己的动机。
4、针对某一项技能的提高,设计如何在练习过程中保证能量基础
做一件事当进入心流状态时很容易忘记时间,但一旦这件事完成就会感觉很疲惫,精力不足以完成下一件事,这是精力安排不合理的原因。所以我现在在看论文或吃青蛙时,都会先定一个番茄钟,25分钟,当25分钟时间到之后起身休息5-10分钟,以保证精力。同时为了避免自己常时间坐着带来的健康问题,我每天都有意识的主动运动,包括走路、爬楼上班,中午或感觉困时跳10分钟健身操,下周开始每周两次瑜伽,每天在战凖老师的100天行动程序中打卡,感觉精力比以前好很多,也正在慢慢戒掉喝咖啡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