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肝脏养生之认识我们的肝脏

肝脏养生之认识我们的肝脏

作者: 东东2021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23:18 被阅读0次

    中医讲,肝在五行属木,

    对于人体的认识,中医和西医完全是两套系统。

    通常西医所说的肝主要是从解剖学概念来认识,即一般人们心目中所认识的 " 肝脏 " ,是一较具体的概念。西医讲的肝脏( liver )是一个解剖学上的单位。肝脏是深藏在人右腹腔深部横膈膜的下面,具有解毒、合成、代谢、排泄及调整血液量的功能的一个人体器官。

    而中医学所说的肝,比西医所说的概念更广更复杂一些,它不仅是指解剖学上的肝脏,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系统,是一较抽象的概念,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等都涉及中医肝的功能范围。同样,中医 " 肝病 " 概念也有别于西医所指的肝脏病,中医肝病的范围是以肝与胆的功能失调和其经络循行部位所引起的病症为主,主要是一组病症概念,由于中医肝胆生理功能上的特性经络循行部位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所涉及的病症很广。例如,某些眼科疾病在中医诊疗时,常可看到 医生 说是 " 肝火上炎 " 、 " 肝肾阴虚 " 、 " 肝血不足 " 等等,有些患者则以为自己的肝脏出了问题,但这往往不属于西医肝病的范畴。因而,两者间的概念不能混淆。

    今天就认识一下中医的肝。

    中医认为,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而肝脏的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是对人体气血的调节,是“开关”。

    疏泄,即疏通、畅达、宣散的意思。

    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疏通调畅全身气血:气血量的正常只是决定健康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与气血的运行是否畅通有关。气血之所以能在脉管中畅行,周流不息,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时,气血通畅,全身各组织器官都能得到气血的濡养,则全身轻松、舒展,呼吸通畅,胸部宽畅,唇色、掌色、甲色红润;当肝的疏泄功能异常时,气血运行不畅,则会出现胸胁闷胀不舒,甚至全身尤其是肩背部的紧张不适感,欲叹气,唇色、掌色、甲色紫暗等。

    如整日坐在电脑前操作、缺少运动的人,最容易出现肩背酸痛,头项强痛,胸闷不舒,四肢不温等症状,中医称为“肝气不舒”,轻症患者口服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逍遥丸”即可缓解。而疏泄肝气的另一好办法就是打打太极拳、跑跑步、打打球等体育运动。

    二是协调情志活动:肝疏泄功能正常,全身的气行顺通,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例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气行通畅,大多性格开朗活泼。

    如果肝疏泄功能失常,则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闷闷不乐、急躁易怒、胸闷嗳气、胁肋部胀痛、头胀头痛等症状;而长久不良的情绪,整日郁郁寡欢或暴怒,也可伤肝,致“肝气不舒”,此时若能好好运动运动,出一身汗,气血一畅行,胸闷胁痛等肝气不舒的症状就会消失。

    当然也可以借助药物“逍遥丸”来解决,方名“逍遥”也由此得名。

    三是协助脾胃运化水谷:肝能调畅气机,为脾胃气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条件,同时肝还有促进胆汁的排泄作用,以助水谷的消化吸收。

    肝与脾胃的这种关系,中医也用五行学说表示,即肝在五行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木具有使土不致壅滞的作用。若肝失疏泄,影响及脾则称“肝脾不调”,表现为腹胀、腹泻等症;影响及胃则称“肝胃不和”,出现嗳气、呃逆、呕吐、胃脘胀痛等症。

    我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吃饭时突然生气发怒,马上会产生食道梗塞感,妨碍继续进食;有些人暴怒后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前者中医称“肝气犯胃”,后者称“肝气犯脾”,治疗也要从肝来着手。

    四是协助排泄男子的精液、女子的月经:精液与月经的质与量一般与肾有关,而排泄是否正常则与肝关系密切。肝的疏泄功能正常,男子可以正常排精,女子则月经周期、经量、经色正常;反之则男子不能正常射精,或阳痿、遗精、滑精等,女子则月经周期紊乱,或前或后,或经前乳房胀痛,经色紫暗,血块多,或痛经,或闭经等。

    所以良好的心情,也是保证性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临床上女子因情绪失调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的病例不在少数。

    肝藏血,是说肝脏有贮藏血液、调节周身血量的功能。

    古人认为当人处于休息、静止状态时,其组织器官对血液的需要量减少,相对多余的血液归藏于肝脏;处于劳作、活动状态时,机体对血液的需要量增大,贮藏于肝脏的血液就能随时提供所需。肝藏血常简称“肝血”,血属阴,故又称“肝阴血”。

    如果肝藏血不足,主要表现为目、筋、爪甲、月经等方面的改变,如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肢体拘挛,指甲异常,月经量少,甚或闭经等。如果肝不能藏血,则会发生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

    肝与五官、五体、五液、五志的关系为: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眼睛需脏腑精气濡养才能视物,其中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说“肝开窍于目”,眼睛有病,中医常归结到肝。

    如视物模糊或夜盲,多因肝血不足所致;两目干涩,多为肝阴不足;目赤肿痛或痒痛,为肝火上炎或肝经风热上犯;头晕目眩,多为肝阳上亢等等。

    中药枸杞子有养肝血、滋肝阴的作用,能治疗肝血或肝阴不足的眼病;桑叶、菊花有清肝火的作用,能治疗肝火上炎的眼病。二者都能明目,但作用完全不同。

    筋的伸缩活动、指甲的坚韧光泽主要靠肝血濡养。如果肝阴血不足,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小腿抽筋,身体各部位的痉挛疼痛,指甲色枯或变薄变脆、出现竖条纹或针尖样凹陷。若见四肢抽搐的症状,中医认为病在肝,称为“肝风内动”。

    泪从眼出,泪有湿润眼球、保护眼睛的功能。正常情况下,泪液量适中,既能湿润眼球,但又不无故外溢;而病理情况下,如肝阴不足时,泪液量减少,表现为两目干涩;肝经有火时,泪液变浓稠,表现为目眦增多且粘稠。

    发怒是情绪激动的一种表现,肝病时,常急躁易怒;而经常发怒的人,则易于损伤肝脏。所以古人认为“肝为刚脏”,“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

    肝属五行中的木,木对应四季中的春季,春季万物萌动而生,肝脏具有这种生发舒展的特性。所以古人说:“(肝)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肝气调畅,气血舒展,即为健康;肝气郁结,不能通达全身,即为病态。

    另一方面,各脏腑器官的正常活动,全赖气机调畅,肝脏肩负调畅气机的重任,一旦有病,则往往延及他脏。

    如肝气不舒,即乘脾土,腹部作痛作胀,甚则作泻;犯扰于胃,则气逆作呕;肝气冲心,则心跳不安;木火刑金,则呛咳吐血。

    肝气疏泄不及,则出汗难或无汗,皮肤干,手足不温;肝气疏泄太过,致肾不闭藏,遗精滑精等等。所以临床上肝的病最复杂多变,无怪古人说:“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

    明白了肝的这些功能,大家就会进一步体会到:保持良好的心情,经常参加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肝脏养生之认识我们的肝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sh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