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7《沉默的大多数》

201907《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 香树维拉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0:07 被阅读0次

    ## 小说与音乐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

    小说艺术的困难之处,在于它其中和音乐一样的韵律,是难以捉摸的,也是真正写小说的人在努力创造的。

    ## 原文:

    > 套昆德拉的话说,只喜欢看杂文、看评论、看简介的人,是不会懂得任何一种艺术的。

    >

    > 现在有种论点,认为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杂文,这或者是事实,但我对此感到悲哀。我自己读杂文,有时还写点杂文。照我看,杂文无非是讲理,你看到理在哪里,径直一讲就可。当然,把道理讲得透彻,讲得漂亮,读起来也有种畅快淋漓的快感,但毕竟和读小说是两道劲。

    >

    > 昆德拉说过, 小说 和 音乐 是 同质 的 东西。 我 讨厌 这个 说法, 因为 好像 这 世界上 没有 了 音乐, 就说 不出 小说 该 像 什么 了; 但也 不能 不承认, 这种 说法 有些 道理。 小说 该 写人 内在 的 感觉, 这是 没有 疑问 的。 但仅 此 还 不够, 还要 使 这些 感觉 组成 韵律。 音乐 有种 连贯 的、 使人 神往 的 东西, 小说 也 该有。 既然 难以 言 状, 就叫 它 韵律 好了。

    ## 扩展:

    先贴一句

    > 在一个伦理的体系之中,人们学会了把事物分成好的与坏的、对的与错的、应该发生的和不应该发生的,这样的是非标准对我们了解世界是有不良影响的。科学则指出事物存在和不存在、发生和不发生,这些事实常常与那些道德标准冲突。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如果我们承认它,就成了精神上的失败者。如果我们不承认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

    >

    > 事实上很多人为了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就被永远隔绝在现实世界之外。

    完整的读了王小波不过两本书之后,我就发现我对他的许多印象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奇特的是,都想不起来那些错误的印象是怎样进入到自己的脑中的。不得不说,这种发现颇为惊悚。

    这张卡片说的是对文学的一点认识。

    我就是文中所写的,虽然爱读小说,可是很多年里都不知道它们的好在于创造,以及觉得散文说理是很重要的文学部分的那种人。

    王小波坦率地严明了古典小说不足以让他觉得比影视艺术美,同时也说明有一些现代小说的美与精巧,完全战胜影视艺术。他说明了小说的创造,如同音乐,有韵律于内在。还提到了小说中各种段落的不断调整顺序,直到变成比原来好许多倍的小说。说明了这种创造的着眼点和难度所在。使我想起“修辞以立其感”

    还有一件事是创造本身。从作者文中所阐述的来理解,就很容易理解他的作品中,小说的地位是高于杂文的。也可以推及到如今浩如烟海的公众号文章,有多少是能称的上创造的?没有哎,大多数都只是在说理。而且还是粗糙的说理。说理当然必要,可是确实还得有些其他的创造,要么如理工科的创造做一点事,要么能够创造一些有艺术和内在力量的东西。

    > 我认为,真善美是一种老旧的艺术标准;新的艺术标准是:搞出漂亮的、有技巧的、有能力的东西。

    >

    > 莫泊桑曾说,提笔为文,就想到了读者。有些读者说:请让我笑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哭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感动吧……在中国,有些读者会说,请让我们受教育吧。

    这也是一个很反我的大脑里常识的部分。我确实一直觉得,文学写写真善美是好的。可是这段话说的没错,艺术本身是艺术,受教育不是全部。至少不该成为标准,创造有其追求的内在目标。再次,“修辞以立其感”

    ## 行动清单

    > 对我来说,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个逻辑很够用。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些坏事。好事我承受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

    如果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更多的说明了人身处社会的态度,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则更多的说明了一个作家对待文学和艺术的看法。

    我所能得到的行动清单是: 照着这个标准来审视你对“所知”的选择。少接触垃圾,也要少制造垃圾。毕竟每个选择都成为了我们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我们生命有限。

    > 以上所述,基本上是我在文学上所知道的一切。我没有读过大学的中文系,所以孤陋寡闻,但我以为,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杜拉斯,感谢王道乾和穆旦——他们是我真正敬爱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7《沉默的大多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xv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