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上映了,尽管最近出现了一大波的退票风波,但还是收获了不错的票房。青春爱情文艺片,在国内似乎还有着很好的票房市场,毕竟无数的青年男女,都经历着某一阶段的青春+爱情的故事。
关于导演刘若英,有着“奶茶”的甜蜜称呼,是粉丝对她的喜爱,大家更多的是记得《粉红女郎》里的“结婚狂”方小萍,而关于电影,也会下意识的以为,是刘若英的那首歌曲《后来》改编的故事。
现在,是一位女导演,来自台湾的导演,在阔别乐坛很久之后,带来了电影处女作《后来的我们》,带着台湾文艺爱情的气息,拍的青春爱情故事。在上映了接近了一个星期后,我们能看到,《后来的我们》,豆瓣电影评分5.8分,平均评分3星,算是基本及格的电影吧。
也许,是这两年青春爱情故事的国内影片质量不高,我似乎是免疫了,当看到《后来的我们》的宣传海报的时候,突然想起来2012年上映的来台湾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也许是看多了国内武侠电影和国外的各种视觉大片之后,突然来自台湾的小清新的青春爱情电影,给了很多人美好的关于校园和初恋的回忆,给影迷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新鲜感。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1分,内地市场票房也达到了近8000万,而这部电影的导演九把刀,则是从一名作家开始转行到了导演这一角色。
似乎谁都想不到,一部来自台湾的校园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能达到如此高的票房成绩,原来这样的题材的电影,对于千万的中国青年男女来说,如此的充满情怀,也如此的拥有市场。
然后在2013年,我们就看到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豆瓣评分6.1分,票房却达到了惊人的7.1个亿,没有看错,是亿,如此贴切的片名,给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导演处女作一个惊喜。
也许作为知名演员赵薇作为演员的跨行指导电影,以校园青春爱情的意外成功,让很多演员看到了国内年轻群体的巨大市场潜力,投资几百万上千万的小成本电影,不需要特效和复杂的故事脚本,围绕校园+爱情的故事,给年轻的经历过校园和爱情的男女套上情怀的名义,年轻的男女们就会为情怀而进到影院买单,结束之后还会伤情感怀,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功成名顺便挣到一笔。不久之后,我们就看到了更多的演员甚至主持人跨行当起了导演,拍起了校园青春爱情电影。
2013年6月,电影《小时代》,导演郭敬明,豆瓣评分4.7分;
2015年2月,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影评》,导演徐静蕾,豆瓣评分4.9分;
2015年4月,电影《左耳》,导演苏有朋,豆瓣评分5.4分;
205年7月,电影《栀子花开》,导演何炅,豆瓣评分4.1分;
美丽的校园场景,单纯又暧昧的多角爱情关系故事,外加上总有一段相对狗血的剧情,多年之后再次相遇的感叹和追忆,所谓的小鲜肉主演,这似乎构成了这些所谓的导演处女作电影的整个框架。我们不否认这些新导演在初尝导演路上的一些努力和尝试,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新锐导演诚意慢慢的处女作电影,陈思成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和吴京的《战狼》系列,韩寒的《后会无期》也都创造了不做的票房佳绩和口碑好评,但是我们也都能看到,演员、主持人、歌手转行做导演,所上映的电影,薄弱且混乱的电影故事结构,尴尬的剧情和台词,所选演员的生硬演技,这些青春爱情悲伤故事的电影套路,似乎有些老套了。
也许是校园青春爱情题材,对于新导演来说更容易上手,对于有过演艺经历的这些转行的演员也更容易进行编剧和把控,但是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也会腻,更何况是新厨师做的。人们喜欢追忆往昔,对于校园和爱情这样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着情怀,因为那是曾经的经历,但是被过度的消费已经消耗了年轻群体的观影热情了,也许现行的国内编剧是不被重视的环节,整体剧本的打磨都相对薄弱,很多的剧情已经给人产生无病呻吟的疲惫感。
演员、主持人等等转行电影导演,作为新的尝试,如果能够拍出更加有质量、更好看的电影,作为观众的我们,即使没有很专业的电影审美感受,但是对于一部影片是好电影还是烂片,还是能有基本的评价标准,对于好的电影,我们自然会乐意进入电影院买票给与好评;
同事我们也能看到,演员、主持人再到导演的路上,还有很多的道路要走,我们都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地新导演带来的新电影,给国产电影带来活力。同时对于新的转行的导演,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打磨一份剧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演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