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我重点是引导学生阅读他的文章——小说与散文。从课本注释出发介绍他的作品,特别推介了《命若琴弦》、《病隙碎笔》、《我与地坛》,另外在补充了《好运设计》。于是,在家庭作业布置了读后感写作:阅读《命若琴弦》、《我与地坛》与《好运设计》任意一篇抒写感受。
今天收上随笔(日记)后,发现了好些情况。一是没有按要求写读后感,原因是没有书,让我郁闷了一阵子:我本知道大家是没有书的,所以就是在网上看电子书后写作,可是部分学生就势随便写了;还有就是根本没有去读,只是随便抄袭关于其中一本书的相关资料而已;最好的是大部分学生读完并写了,但是,基本是没有深入作品的,写得相对好一点的也就凤毛麟角了。
而我在正式讲这篇课文前,就用一节课先对史铁生的人生及作品作了充分的介绍和铺垫,为的是引导与提升学对他作品的兴趣。因为,在我看来,语文教学,无论如何是要落实到写作的,或者说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最终要指向写作教学才是它最后的归属,这是《语文新课标(2022版)》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向。所以,语文课的目的要大量以著名作家的课文为桥梁把学生导向作家经典作品的阅读,而作家的选文阅读指导的核心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向学生写作的提高。这是我一向来的课堂阅读真正指向与目的所在,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而不是“以本为本”地使用教材教教材的狭隘注意应试教育,这是极大地浪费语文教学课时,更是把学生宝贵的语文学习时间导向错误的灾难性深渊。
然而,在学生的这次指定阅读的读后感写作中,我看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最缺乏的硬伤——阅读理解能力差或者说是人的悟性的低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即阅读理解力或言语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他的自身悟性的高低敏锐。否则,语文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也很难打开学生的语文窍门,所以,这也许就是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语文如此多课时的学习却最终呈现的是学生如此低效的症结所在,只注重老师单方面的讲解,而忽略甚至缺少了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的过程。于是,在课堂上看到的是老师讲得神采飞扬、不亦乐乎,学生却置若罔闻一脸迷茫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对于语文学习,不仅如此,还视学生课外阅读为读无用书,极尽百般手段措施堵截拦压,欲杀之而后快。虽不知,大量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之重要法门,强烈的阅读兴趣是支撑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持久力。于是乎,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在这样的打压下被严重挫伤;他们的阅读理解力或者说是语文学习悟性被沉潜深深隐藏在学生的智力之中。正像韩愈在《马说》中的感叹:“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事实上,我们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因为自己本身不读书,所以,不懂读书在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可或缺性。于是认为,读书是会耽误学习的。从而成为了韩愈笔下的那个无知而愚蠢至极的“喂马者”,真是可悲至极。
学生中的读后感写作反映出的语文理解能力之低下即悟性的残缺,让我看到了当下语文学习的困难之大,或者说语文教师的任重道远。毕竟,在语文学习中,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中,学生本身的主体性及悟性是根本,这是“内因决定外因”的哲学原理决定的,所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的启发与指导,必须得通过学生的内心精神性的语言文本悟性来起作用。如果没有学生心中的这个锁心,即便语文教师这把再精致灵巧的钥匙,也是打不开学生这把锁的。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语文学习中,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悟性,所以,让学生真正读起来,在大量的阅读感受的冲击中开启他们的悟性,擦亮学生这把锁心,语文老师这把钥匙即便稍有顿挫感,也能打开他们真正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语文核心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