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坐落在门柱下,文官的门当多为方台,武将的多为狮子。
“户对”,与门当相对,为门楣上突出之柱形木雕,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
古时候的“门当户对”是现实存在的物,以此来显示家庭的显赫。
现在的“门当户对”更多地指的是文化素养相互睥睨,财力势均力敌,双方家庭登对,男女三观相同。
硬件少了,软件却多了。
但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门当户对都存在,但是现代有了很强的包容性,男女双方都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多了些少许的自由。
你觉得罗曼蒂克PS门当户对,谁是战胜的一方?
0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金粉世家里的金燕西与冷清秋,一个风流任性的大少爷,一个外刚内柔的孤傲女。
第一次的相遇,灯火阑珊下满空的纸张,空寂狭窄的胡同,扎着双马尾的身穿学生服的冷清秋如她的名字般,“秋天的一阵清风”就这样闯进了金燕西纸醉金迷的生活。
奈何秋天的风不似春日的如沐暖阳,也不似夏日的沁人心脾,更不似冬日的刺骨而入,让人有一丝防备。
秋风徐徐,过后不禁让人冷颤,但也清醒。
各种罗曼蒂克的场景,大雨中的追逐,阳光下的向日葵,欢呼中的拥抱……一帧帧闪过。
可也正是这些风花雪月迷了恋人们的眼,掩盖了时间的鸿沟。
大户培养出来的习惯,小家培养出的思想,像两条麻绳,在柔软的爱情里摩擦,擦出血痕,直至露骨。
激情过后,掩盖在婚姻下的“跳搔”丑态毕露。
如果说罗曼蒂克是一场无疾而终的风花雪夜,门当户对才是有始有终的现实生活。
最后,冷清秋去了让她身心自由的南方,金燕西远走他乡,或许这已然是最好的结局了。
02
有人说爱情是一个奢侈品,在解决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你又怎么承担一个奢侈品的花销。
《门第》影视版里的罗小贝和何春生的婚姻结局算是好的,中国人都喜欢合家欢,大团圆的场景。
可是这本小说的原著的结局却是以离婚收场。
有时候结局不一定非得是团圆就是好,有时候不圆满也是一种圆满。
小说里的这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路过台东夜市时,织锦(小贝)看见了小丁,她摆了一个烤肠摊,正满面欢喜地叫卖着。
何春生在她的身后,两个人不时相互呵一呵冻僵的手,或是抱在一起跳几下,跺跺冻麻了的脚。
织锦失神地望着他们,回想起何春生和她在一起的几年时光,从没笑得像今晚这样纯粹和放松过。
想着想着,泪水就模糊了视线,她含着泪,暖暖地笑了一下,停了车。
她下了车,迎着凛冽的风穿过了马路。她要去告诉何春生,抽个时间把离婚手续办了吧。所有真爱,都应该得到成全。
其实织锦(小贝)和春生是相爱过的,可是他们之间的观念是无法像齿轮一样咬合在一起的,即使一开始慢慢磨合,到最后也不过是徒劳一场。
何春生在罗小贝面前是自卑的,他的大男子主义想要“驯服” 罗小贝,可他的能力、学历、工作、家庭……压垮了他。
而小丁可以让他满足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从开始无尽的自卑瞬间化作无尽的底气,谁又会拒绝……
或许我们以为只有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人的组成的婚姻,才会因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矛盾纠葛。
其实,两个差距很大的城市家庭之间的婚姻也会产生这种问题。
这种问题绝不是品德、素养这些狭隘的定义就可以解释的。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文化,当两个携带不同家庭文化的人走在一起,也就开始了一场以相互渗透家庭文化为背景的两个人的“拉锯”。
03
当我们理解了庸俗的门当户对的好处,庸俗也变得雅致……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虽然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但深刻的给我们揭示了这一问题,我们都为少安放弃润叶娶秀莲感到惋惜。
年轻的时候凭借着一股爱情的热情,觉得只要有爱情存在,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就像润叶一心想嫁给孙少安,她说她不怕穷,不怕别人笑话,也不怕家人的阻挠反对。
但如果孙少安真的不顾一切娶了润叶,当爱情的激情退却以后,面对现实生活中这些平凡琐碎的事情,她还能坚持自己当初无畏无惧的初心吗?
就像双水村支书田福堂说的,人他是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不管多么浓烈的爱情,在时间面前最终都会变得苍白,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把原本美好的东西变成了互相的折磨。
很多人倡导不顾门第只顾恋爱的婚恋观,可是但凡有些阅历的人,经历过生活的糟粕,社会的鞭笞,断然不会只要罗曼蒂克。
04
我哥,说实话家庭挺富裕的,出门打车,理所应然的一件事情。
而我哥交的一个女生,属于普通家庭,女孩也很节俭。
每次都说我哥花钱大手大脚的,说一块钱就可以到的地方非得花好几十,亏不亏?
可我哥不以为然。当时的甜蜜,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观念。
直到……反复的争吵,将曾经的美好殆尽。
分手吧!
什么?
我不需要考虑生存,我只需考虑怎么把钱花出去,享受生活。26年的生活习惯,我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改变……
女生声嘶力竭:你为什么不早说?不合适为什么要开始?
我……我以为我可以,但事实证明我们不合适!
因为他每天一起来,银行就有利润进入他的账户,处于享受生活的阶段,而女生却处于为生存烦忧的阶段。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意思再怎么相近,一个比喻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一个却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一个真品,一个高仿,表面再怎么相似,摆脱不了“假”。
包如此,人亦如此。
你们再怎么喜欢,培养出来的习惯、思想天差地别。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青萍之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