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困顿长安,杜甫《对雪》怅吟: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困顿长安,杜甫《对雪》怅吟: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作者: 来点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21:36 被阅读0次

杜甫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诗圣”,大抵与其喜爱“在场写作”有关;当然,也不能说他是“喜爱”这种方式,只能是命运如此,让他不得不去正视那些命运中的坎坷与伤痛。说到“命运”,对于杜甫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公平可言的,固然生前无名,死后赫赫,可谁不喜欢享受生之大欢乐呢?如此想来,终究还是有些让人感到气馁的。

好吧,我们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杜甫想来并不强求这些,虽然生前也是有几分牢骚话“百年歌自苦,未曾有知音”。但是,相比于杜甫那付忧国忧民的热血衷肠而言,这些大抵只是历史烟云里面的几颗灰尘罢了。杜甫终究是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的诗人,面对生命中的各种苦难,他仍然不初心,始终悲天悯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对雪》

【唐】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我们在前面说过,杜甫大多是以“在场写作主义”者的身份混于诗坛的。写这首《对雪》的时候,很不幸,杜甫那是真正参与其中。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冬,时在长安的杜甫是被叛军抓回来的。幸好,当时的诗人名声不显,被他糊弄过去,没有受到叛军的注意。后来,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杜甫才好不容易地逃脱出了长安城。

说到这里,要提到一个人,便是当时的宰相房琯,这个人有点志大才疏,本身并不识兵事,竟然敢放言平叛,结果,接连兵败,数万兵马惨遭叛军杀害。本诗《对雪》开篇就写“战哭多新鬼”,便是指的此次战役。杜甫此次被困长安,也算是受到他的牵连。

最搞笑的是,后来,皇帝要降罪房琯的时候,大家都保持沉默,然而杜甫倒好,为了营救房琯,把好不容易才当上的左拾遗这个小官职都给弄丢了。然而,没过多久,人家房琯又得皇帝恩宠,官复原职。诗人呢?得宰相张镐力救之后,却“帝自是不甚省录”,永不重用。想想这个事情,真是不知道怎么说我们的诗人才好。

首联“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头句可以理解到两个意思,是面对“战哭”这个词而言:一是战场上死去战士的怨魂在哭泣,一是接到战士战死的音讯之后的亲人们的哭泣。所以此处用了一个“多”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用来说明战死沙场的人有很多,也能够理解到悲恸的士兵劫后余生的极多。“新鬼”,更是非常明显两个意思:或是指才战死过去的士兵,或是指出参加战争的士兵都是新丁。

涉及到双方你死我活的战争,当然会显得非常残酷,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展开描写,仅是从侧面委婉触及一个“恸哭”的场景,想象出来飘荡在战场之上的那些死去的鬼魂,从而为我们来呈现出一幅战争失败之后的悲惨场面。这种宛转的妙处,在于能够更加清晰地让人们认识到,战争带给人们的不是幸福,而是死亡和恐惧。

首联次句则回归到诗人自身上来,于是让我们忽然醒悟,头句之中的描写既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也是来自于诗人对某种“新闻”的加工与想象。所有这一切当然是建立在“曾经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之上的,并非是虚构和凭空撰写出来的“传奇”。此处,由“多”转向“独”,由“死”指向“生”,在这种巧妙地场景转换过程里,没有令人感觉到生涩和突兀之感,反而能够让我们愈加感受到战争的严肃性和残酷性。

开篇就是对偶:“战哭”对“愁吟”,“多”对“独”,“新鬼”对“老翁”,如此鲜明又如此强烈!正是在如此大胆地对比中,方才突出和明晰事情的权重感,愈发显示出来战争的恶劣性质,以及它带给广大的普通老百姓的灾害有多么严重。也正是在这种高妙的艺术手法里面,让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他的愁苦,他的悲鸣,以及他的日渐衰老的年华,都随着诗句的被人重读而渐渐使人熟知。

颔联“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直到此联,诗人方才照应诗歌题目《对雪》。杜甫果然是与众不同,不走寻常道路,在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里面如鱼得水。在首联里面,诗人大肆描写战争的残酷以及自身内心里的悲苦,场面看上去多少有些沉重,然而他仍显不够刺激。那么如何增加几分凝重的氛围呢?诗人暂时放下开始时由对内心世界里的挖掘,慢慢地稳步移向对自然环境的描写。

一切仿佛水到渠成,诗人从原本闭塞的内心走了出来,开始面对眼前的自然事物。他没有盲目应用此种手法,胡乱选择之后应付一下,而是进行了一番仔细地挑选,从而细腻地描绘,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乱云舞雪图”。在诗人悲愤的笔墨渲染之下,云是混乱的,雪是狂舞的,整个天空都陷入低迷状态。

仔细阅读颔联两句,就会察觉到诗人是有意这般,专门营造给人一种血脉贲张的紧急气氛,皆是因为诗人高度凝练使用文字所有意造成。“乱云”对“急雪”,“低薄暮”对“舞回风”,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越是凶险,越是能够用来表现和映照出来世间战争的大凶大恶。

颈联“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到了这里,诗人大笔一挥,从气势雄浑而悲壮的自然环境里,忽然之间又回到了诗人自身。其实很好理解这种场景的转换,诗人完全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上来叙写这些场面的。这种种跳脱,却被感情这根重要的线索牵连着,不至于画面散乱或崩溃。

作者被困在长安城的时候,那日子过得完全是一塌糊涂。这个场面大家基本上都可以预料得到,当时长安失守,叛军进入,杜甫在《哀王孙》诗歌里有着详细地描述:“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看,连当时的“王孙”都落得个凄惨下场,他又能够过上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呢?

杜甫当时可怜到什么地步呢?从这两句里面可以感受得到他的惨况:想找点儿酒喝,可是酒葫芦里空空如也,早已被弃之一边;而炉子里的柴火也已经燃烧殆尽,只剩下来一点儿余烬散发着最后的红光。初读以为炉中有火,然而显眼一个”似“字,太扎眼了。这种场面不要太美,简直可以说是饥寒交迫啊!大家看到这两句,是不是有一种眼熟的感觉?这就对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杜甫之后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问刘十九》中的两句。两种生活场景这么一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首联写了整个事件的重要背景,是大环境;颔联描写自然事物,用来突出现实社会各种混乱状态;那么到颈联的时候,诗人妙笔突变,又回到对自身所处困境的叙述上来。这种“一波三折”的艺术形式,在古典诗歌创作上,特别是对于这种谨严的格律诗而言,简直不要太神奇。别急别急,还有一个收尾的动作。

尾联“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又从逼仄的自身生活状况回到宏大的时局。这就有意思多了,好比波浪起伏不定,归属仍是兜转在这个残酷而无情的现实社会里。一个“消息断”,把当下时局十分不乐观的场面刻画得极其生动,而“正书空”,与时事相并的便是家事,诗人内心里充满了忧愁,因为一直无法能够得到家中亲人们的消息,正发愁牵挂着。

这就是杜甫能够被后人称为“诗圣”的真正原因吧!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现实事务,即使自身尚处于没有安稳的境地,也是如此;所以,他总是以一副愁眉苦脸的形象出现在后人的文章里面。他也想要“白日放歌须纵酒”,想要开怀大笑,但是并非他不愿,而是他不能,而不让他如此的,恰是因为杜甫本质里所具有的那份良知。这恰好也是杜甫的诗作能够被后人尊称之为“诗史”的缘故,这份无价之宝贝实乃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值得我们后来者永久珍藏品味。

相关文章

  • 困顿长安,杜甫《对雪》怅吟: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诗圣”,大抵与其喜爱“在场写作”有关;当然,也不能说他是“喜爱”这种方式,只能是命运如此,...

  • 美文诗词《对雪》

    《对雪》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

  • 12月我们一起朗读冰雪的诗吧!

    古诗 1、对雪 唐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 背诵诗词|对雪

    对雪 唐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 杜甫) 小朋友 像是一只小企鹅 歪歪扭扭的走, 风吹起雪 她说 哎呀 雪冒烟...

  • 文人的无奈

    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创作了大量高质量的诗作,其中有一首《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

  •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北方的朋友脚下踩着松软的雪,伸出手去迎接雪花之吻。 南方的兄弟姐妹只能在朋友圈里聆听雪之歌,遥望雪之舞。 老师说还...

  • 赠予人间雪满头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风徘徊,雪凌乱。 灰色的阴云低低地压着,大雪漫天飞舞着。 远山如黛,近处如镜。白雪映衬下,...

  • 练习钢笔字273弹——消,欢迎围观参与|硬笔书法练习

    继续练习钢笔字第273弹,今天仍介绍含有“氵”的字——消。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困顿长安,杜甫《对雪》怅吟: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do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