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北大学
越洋情书(上)

越洋情书(上)

作者: 平单 | 来源:发表于2017-07-11 16:35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听说西蒙·德·波伏娃是在高中某堂语文课上。不知道为何会一直记得这个名字。也许是年少被精神自由的字眼所吸引。今年七月初,考完试游荡于社会科学阅览室,好像注定要读一读,故而它就出现在了眼前。

            本书记录了17年中西蒙波伏娃写给纳尔逊·奥格伦的304 封信。

            西蒙波伏娃在法国,纳尔逊在美国。重重的距离注定无论哪一方都无法完全放弃原有的生活。如果相信对方给予的精神上的爱恋和依赖会弥补过去生活规律打散带来的失衡,那么无疑又是一个悲剧式的结尾。还记得《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最后没有和罗伯特走,不少人深深叹息,但弗朗西斯卡是理智的,和西蒙波伏娃一样,她们都拥有对爱情无限憧憬和追求。但更重要的是清晰理性的判断。前者的未来生活又有太多可能性,后者最大的阻碍一部分是距离,一部分是感情需要新鲜感,但对于西蒙波伏娃和纳尔逊而言,两人绝对不会放弃对自由和刺激的追求。在不断实践尝试柏拉图那句“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的路上,他们都不会停步。但无法否认的是,两人的互相欣赏和爱慕是真的,而且弥漫着极度浪漫的芬芳。1947年到1948年期间,西蒙波伏娃单方面的书信展现的是处在爱河里的柔软时光,伴着甜甜的忧愁。当一个人陷入爱恋,也许是最甜蜜也是最烦恼的时候了吧。她是鳄鱼纳尔逊的青蛙,是萨特的河狸。温情的问候和敏感的情思在她心中绽放,陪伴每一个纳尔逊不在的夜。他们穿越大洋彼岸,只为一次倾心的相见 。爱情无疑是致命的香水。饮下能享受到前味带来的欢畅和稠密的情思,醉后是中味的放纵与追求,而时间的指肚一滑,不小心打碎了现实的玻璃杯,醒后即使互相抱着懊悔,也只能分离。西蒙波伏娃多么爱纳尔逊,纳尔逊多么爱波伏娃。在精神自由忠诚的默认约定前,每一封信,包着波伏娃多少的爱恋和狂热。这样的浪漫是引人入胜的,这样的笔法是容易让人羡慕不已的。

            和很多读者一样,很欣赏西蒙波伏娃本人的做派和人格魅力。但不是因为她的作品《第二性》给人的冲击巨大,或是说在它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给波伏娃带来的赞誉,而是她对自由的果敢和洒脱。当然,精神自由的前提绝对是物质自由。她爱纳尔逊,有工作的酬劳让她飞跃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去追逐她要的一切。

            越洋情书下卷尚未相逢逢,也不刻意寻找。暂写半篇。留到今年九月再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洋情书(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em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