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睡前故事
《海蒂和爷爷》:有些故事,只属于童年和阿尔卑斯山

《海蒂和爷爷》:有些故事,只属于童年和阿尔卑斯山

作者: 无物永驻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20:47 被阅读0次

    “在海蒂的前方,有一片辽阔的雪原,一直延伸到湛蓝的天际。她的左边,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两边各有一根光秃而嶙峋的岩柱直插云天;他们在高处威严地俯视着海蒂。”

    “这孩子静静的坐在那里,环顾着四周——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微风轻轻地柔和地吹拂着温柔的蓝色风铃草和绚丽的金色山玫瑰,这些鲜花在它们那细细的花梗上轻轻地欢快地摇曳着。松弛下来的彼得睡着了;山羊在上面的灌木丛中攀来攀去......”

    “海蒂还从来没有度过这么愉快的时光。”

    这便是小姑娘海蒂第一次走上阿尔卑斯山,来到高山牧场的情形。儿童的天真烂漫同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交融在一起,绘成了一幅清新温柔的童话般的画卷。

    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蒂》,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而2015年翻拍的德国电影《海蒂和爷爷》,更是在豆瓣保持着9.2的神作评价,在人们心里永远占据着温柔而梦幻的一隅。


    永远为你奉上真心

    小姑娘海蒂被她的姨母黛特送到了阿尔卑斯山上,同性格古怪的爷爷一同生活。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会就此发生巨大的改变。

    在与世隔绝的山上,海蒂无拘无束地生活着。她睡在芳香扑鼻沁人心脾的干草床上,喝着新鲜可口的羊奶,吃着香气诱人的熏肉和烤得像黄油一样软的奶酪。对海蒂而言,屋后那三棵枝繁叶茂的老杉树发出的深沉神秘的波涛声和呼啸声是世间最动听的乐曲,高山牧场上的放羊人彼得一家、活泼可爱的羊群们是她最好的朋友。而日落时分闪闪发光的山峰、“燃烧”着的皑皑白雪与火红玫瑰更是举世无双的瑰丽风光。

    但如果问她,你最爱什么?海蒂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的爷爷。”

    村庄里的居民总是说,爷爷是个冷漠无情,固执顽固的人。但倘若他们看到在山上同海蒂一同生活的爷爷是如何微笑着看着海蒂同山羊们追逐嬉闹,是如何用包含爱意的目光看着海蒂津津有味地吃着那些质朴的可口食物,是如何竭尽所能地满足着海蒂一个又一个新奇的愿望,他们一定不会再感到疑惑,为什么海蒂不愿意离开她的爷爷。

    在原著小说中,爷爷更像是一个“硬汉式”的人物,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在这部电影中着墨更多的是爷爷内心的柔情。当知道海蒂被带走后,他失魂落魄地追下了山。气喘吁吁的他终究来晚了一步,只能对着她们离开的方向黯然神伤,在众人面前无法掩饰内心的悲恸。最后再次孤身一人,回到了山上。

    但童话故事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弥补很多我们在现实中无能为力的遗憾。海蒂最终回来了。她连蹦带跳地跃下马车,脱掉了自己繁复而累赘的华服,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山上,大声呼喊着爷爷。而爷爷恍惚中以为这是自己的梦境,直到海蒂跑近,他才反应过来,饱含热泪地紧紧抱住了自己在世间唯一的珍宝……

    他们,永不再分离。

    《海蒂》之所以能够成为那么多人的童年读物和最爱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人公真挚的情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温暖的亲情、相互理解的友情,都是我们内心最深处渴求的本真淳朴的情感。就像有人说,“可是,可是,再来一万次,我也愿意伸手去捧水中碎月,什么都是虚的,但是没关系。”也许那些真诚而珍贵的纯粹情感在生活中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但是至少在书里,在电影里,在那些伟大的作品里,它们让我们热泪盈眶,让我们永远地,永远地,抱有爱与希望。


    “我是谁”

    就像来时的猝不及防,在海蒂来到阿尔卑斯山三年后,海蒂的姨母强行带走了海蒂。这一次,她要让海蒂成为法兰克福一个大户人家独生女的陪读。

    在富有的塞斯曼一家,海蒂同不能走路的富家小姐克拉拉成了一拍即合的好友。她们一同学习阅读,尽管海蒂“目不识A”;一同偷偷溜出家门,买回几只可爱的小猫;一同享受着彼此的陪伴,那是童年最亲密美好的时光。

    在那里,海蒂得到了优渥的生活:公主般的洋装、精致的茶点、富丽堂皇的陈设……一切都是在山上长大的小姑娘从未拥有的华丽享受。但就像她第一天来到塞斯曼家时习惯性地用手捧起碗喝汤一样,即使换上了华服,她从骨子里也是自然的女儿。她与塞斯曼家表面上的相处融洽掩盖了本质的格格不入,但却始终无法改变她的内心。

    日子风平浪静地度过,直到塞斯曼家突然开始“闹鬼”。每天早上,当仆人们下楼时,大门总是敞开着。可四下连一个同这件事有关联的人都看不见。一时间,塞斯曼家人心惶惶。外出归来的塞斯曼先生在得知这件事后,立刻叫来他的老朋友医生,决定守夜逮住这个“鬼”。

    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发现的“鬼”不是别人,而是海蒂。原来思乡心切却无法回家的她患上了梦游症,每天午夜都无意识地走到门口,想要打开大门回到故乡。在每天的梦境中,海蒂都能听到杉树的呼啸,看到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但当她醒来后,却发现自己依然躺在法兰克福的气派大床上,摞着三个又大又厚的枕头,这使她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

    幸运的是,塞斯曼一家是善解人意的。在了解实情后,塞斯曼先生为海蒂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和周到的安排,将她送回了故乡。至此,远行的游子终于回到了血脉相连的故土和山峰。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海蒂的举动,认为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女管家罗登迈尔小姐更是直言“我都希望自己能在这里长大,你有什么不满足的。”但对于海蒂来说,她只希望遵循自己最真实的心意。她是自然的女儿,她只希望遵循自己的内心回到瑰丽美好的阿尔卑斯山。她明白自己是谁,自己终将归往何方。就像马尔克斯所说:“只有用心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


    皆大欢喜

    作家莫峻这样说:“世界上所有的惊喜与好运,都是你累积的温柔和善良。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便披荆斩棘,丢失鲜衣怒马。”

    在《海蒂和爷爷》中,亦如是。

    当海蒂梦游症被发现后,善良的塞斯曼先生和医生决定即刻送海蒂回到故乡。克拉拉虽然泪流满面,但她心中明白,只有回去才是对海蒂最好的照顾。于是,她们约定好日后在阿尔卑斯山再次相见。

    但当克拉拉如约而至后,海蒂的朋友羊倌彼得却心有怨忿。在他看来,克拉拉的到来使得他失去了朋友海蒂。于是,他趁着大家都没有注意,奋力将克拉拉的轮椅推下了山。看到轮椅在颠簸中破碎毁坏,彼得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没有了轮椅,克拉拉却被爷爷抱着带到了高山牧场上,尽情的欣赏着瑰丽的自然风光。更令他震惊的是,沉醉在一只蝴蝶的美丽中的克拉拉,为了追上它,不知不觉中站了起来……

    原来,克拉拉是因为母亲的去世导致了心因性疾病而无法走路,父亲的常年在外又使她心中郁郁。但在阿尔卑斯山上,她的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与舒畅。最主要的是,她失去了曾经的依仗——轮椅,从而不得不尝试着自己学会走路。

    至此,可谓是皆大欢喜。天真快乐的海蒂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善良温柔的克拉拉治好了多年不愈的伤病,爷爷不再孤身一人承受寂寞,塞斯曼先生不再担心女儿的心结……

    或许这颇有些创作中有意为之的感觉。但现实生活中已经饱经沧桑的我们,有时需要的正是这些温暖的柔情来鼓励我们坚持下去,去做理想中的自己。就像有人所说:“我尊重同性恋,我理解抑郁症,我会喂楼底下的流浪猫,会给老奶奶让座位,会对店员说谢谢……纵然,我平庸,长相普通,脾气不好,曾经失败痛苦、伤心绝望,吃尽生活的苦,但我依然,想努力地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人生本苦,何不为自己的心中增添一抹瑰丽的色彩?

    海蒂和她的爷爷实在是太经典的文学形象。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角色,更代表了我们想象中那遥远而瑰丽的自然风光,代表了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相信但又不敢完全相信的真善美。在流行“丧文化”“黑色幽默”的今天,一切似乎都带着审慎而尖锐的意味,我们已经很难鼓起勇气去做一个“纯粹的好人”,这背后需要的成本和风险并不是普通人敢轻易尝试的。

    也正因此,我们才需要那些看似已经“过时”的童话。这并不意味着幼稚,而是成年人对自我进行的最后一次心灵救赎的尝试。生活中的我们不敢做的事那么多,是如此的渺小而无能为力。但生而为人的我们又不甘心就此屈服于生活,仍然抱有最后的念想,希望找回那个小时候希望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同情、温暖”的自己啊。

    所以,只要我们还抱有一丝对人性的期待,海蒂和她的爷爷就会永远地陪伴着我们。在他们真挚的笑容下,在那注定只属于童年和阿尔卑斯山的故事中,我们终将获得最后的契机,来找回本真的自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蒂和爷爷》:有些故事,只属于童年和阿尔卑斯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ez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