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界商业视角
有哪些专门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

有哪些专门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

作者: 投资早高峰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22:16 被阅读67次

今年,大概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们经历最难熬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大社交平台对中产阶级深入剖析探讨,为“中产阶级”赋予各种定义和形式,这一系列举动无疑在挑动着中产阶级们脆弱的神经。

中产阶级青睐的“轻奢”是?这将是未来消费的主流

新锐中产阶级:年薪10万-50万,你入围了吗?

中产阶级的固化焦虑:向上很难,向下很容易

中产阶级的现状:有房有车却很穷

中产阶级财富保卫战,手握100万,你在纠结什么?

马云放下豪言:中国在五年后将有五亿中产阶级

在百度能搜到“中国中产阶级十大焦虑症”,在知乎上能看到《中产阶层家庭的纠结和焦虑:年收入70万不够用》这样类别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国大部分“中产阶级”一步一步向上爬,收入越来越高,但是花销也跟着一起变高,而焦虑感却与日俱增….

其实,中产阶级是掉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那么,什么是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价值观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它是当今庸俗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自百度)。

关于消费主义,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一书有很精彩的论述:

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如果觉得少了什么,或是有什么不够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该买些什么商品(新车、新衣服、有机食品),或是买点什么服务(清洁工、心理咨询、瑜伽课)。就连每一则电视广告,也都是个小小的虚构故事,告诉你买了什么产品或服务可以让日子更好。

说白了,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

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

你们通过“让自己的消费水平达到某个期望达到的阶级”来获得阶级(荣光)。

这种仅通过消费便能彰显阶级的消费方式被称为炫耀型消费。炫耀型消费完全脱离了实用的目的,为构建身份认同,是为了让他人看到我们所拥有的资本,为了“彰显”资产阶级的身份,从而获得他人的尊敬,完成阶层变迁,而这不断投入的消费,恰恰是中产阶级焦虑的主要来源。

所以说中产阶级本身就是一个消费陷阱,为了与阶级匹配,就必须拥有中产阶级的车子,中产阶级的房子,中产阶级的衣服,中产阶级的鞋子,甚至包括中产阶级的老婆,中产阶级的孩子。

比如:工资涨了,是不是应该买个GUCCI包包犒劳一下自己了,否则同事聚会都没面子了;刚谈成个大单拿了提成,时候把家里那台老爷车丢了,买辆宝马3系,下次见客户更有把握;国庆黄金周去哪浪?新马泰?现在不去个卡普里岛(意大利)或者阿布扎比(阿联酋),发朋友圈都觉得丢脸….

在消费主义的大旗之下,这些消费行为非但不会被认为是奢侈浪费,反而会被包装成各种美好的事物,让你于情于理都无法拒绝。

买GUCCI包包是因为和同事聚会有面子;买辆宝马3系是因为谈客户时更有把握,出国旅游是因为“世界很大,需要不断开拓见识”;吃昂贵的日本料理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怎么能不吃好一点。

即使你们拒绝了这一切消费陷阱,但还是逃避不了中产阶级头顶的两座大山:房子和孩子。

在中国,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家长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打拼而来,所以深知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以应对社会上日益激烈的竞争。

前段时间挺火的一篇文章《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文中就表明:

20000(美国游学)+5000(阿姨)+2000(钢琴)+2000(游泳)+6000(培训)=35000。

讲真,小壹觉得这其实就是旅游消费,能不能玩得起,看家庭财务状况。去美国,可以在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这是能学到东西,感受文化冲突和交融的时期,在孩提时的情况下去短暂玩一下,说实在可能真没什么效果,更别提什么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

除此之外,房子也算是消费的一种!

自住房产属于负债,而非资产。因为自住房并不能给你带来正的现金流收入,相反,为了维持住在里面,你还有很多的支出项目:水电、物业、折旧等等。(详情可参考我前一篇推文:25 岁到 35 岁该如何实现资产增值,走向财富自由

在过去十几年内,在北上广深买得起的房的中产阶级统统可以称为赢家,但对于大部分只有一套房自住的中产们来说,大幅的房价增长并没有带来什么经济上的收入,而是逐渐加强了焦虑感。

我们将北京和纽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最高端的住宅北京与纽约房价一致,同样豪华和高档,区别出现在中等住宅。纽约可以买到漂亮的中等价格住宅的预算,在北京只能是市中心的旧平房,或者是远离市区、配套不完善的社区。

中美两国的中产在收入和生活方式上差距不大,最大的差异化在于两地的住房水准,想要改变现状,但又苦于高端住宅高昂的房价,惟一的解决办法是中国中产们依靠机遇或者年限再进一步,熬到资产阶级。但说句实在话,多少人一辈子都迈不过这个坎。

除此之外,孩子与房子还有一个特殊的结合品“学区房”。花一千万,上六年学,再卖出去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千五百万了。不但解决了上学问题,还多挣了五百万。

但是学区高度依赖于政策。这实际上是消费+投机,如果政策变化,投机不成,那么就算是砸在自己手里了。

那么,我们可以做到尽量摆脱这些陷阱、更理性地消费吗?

我们拥有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每个个体都可以选择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和异化。事实上,生活中确实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反对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而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主张购买真正适合自己、从独立的思考出发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不是追随潮流、迫于压力、或者被广告裹挟而购买。

其实,消费的本质就是考量成本与收益。这些新的名词后面的内核,是重新回到消费的本源,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不是符号价值去消费;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去消费,而不是追求炫耀的资本;为了获得身体和内心的享受去消费,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被裹挟的欲望。

小壹有话说

你没有梦想的时候,旅游公众号告诉你裸辞飞去托斯卡纳种花养马就是梦想,你听着觉得好像有道理,原来这就叫梦想。

你周末在家加班还被女票甩了觉得不幸福的时候,smzdm告诉你挂着HiFi耳机坐在Muji懒人沙发上敲击清脆的机械键盘就叫幸福,你听着觉得好像也有道理,原来这就叫幸福。

你看到小学同学发了财,羡慕嫉妒恨渴望肯定和成功的时候,银行告诉你,申下这张VIP环球黑卡住在Ritz-Carlton吃蓝鳍金枪鱼你就是成功,你听着觉得好像也有道理,原来这就叫成功。

总之你不知道怎么就『被中产』了,然后被吸入在为中产定制的消费浪潮中。其实不管是你,微商,中关村的投资人,还是媒体,都不知道中产的定义究竟是啥,但你们也不介意,因为通过消费能让你们成为“有身份”的人,让你们拥有有阶级“荣光”。

绝大多数人都在向往『更好的生活』,但更好的生活的定义权已经被商家垄断了。他们提供了太多途径来从表面上帮你解决成功、幸福、梦想这些涉及人生意义的毕生追求,他们只需要造个梦帮你圆梦,一环套一环。

本来成功都要摸爬滚打几十年,梦想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幸福都要不断反思自我从柴米油盐里感悟。现在只要买买买就可以了,别在消费中迷失自我,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在每一笔消费时都学会考量你付出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你的需要,那么你才能真正地做物质的主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哪些专门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fa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