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骂莫言,又骂得那么离谱,我就有了一种直觉——莫言写的东西想必是“有点儿东西”,肯定是踩着了某些人的尾巴,不然何以招致这么多无理的谩骂?
于是,我决定读一读莫言的书了。
读过之后发现,莫言写的东西果然“有点儿东西”啊。
没读莫言的书之前,我就不相信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迎合西方”“抹黑祖国”。
现在读过之后,我就更加确信“迎合论”“抹黑论”有多荒谬了。
其实,一个思维正常的人,稍微想想就知道,作为一项全世界公认的最高荣誉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怎么可能儿戏到只需靠“迎合”“抹黑”就能获得的程度呢?
真当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是摆设了?
毋庸置疑,莫言的确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
然而,他的作品如果只是故事性强,那么显然不足以支撑起诺贝尔文学奖的厚重。
事实上,莫言的作品除了故事性强,其文学性、思想性也非同寻常,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及人性的洞察不可谓不精准深刻。
比如,在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中,蒋二这个典型人物,就把杠精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了。
蒋二小时候脑子出过一点问题,是村里人眼中的“傻瓜”,上学时的成绩也很差。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成年后的蒋二却变成了“村里最精明的人”,“借着我获奖的机会发了财”。
他先是在旧房旁边摆地摊卖“我”的书和土特产,然后买原本“堆满垃圾的洼地”盖房子、搭天棚、设摊位出租……一系列操作下来,“傻瓜”蒋二最终混成了高密东北乡地龙文化公司的“蒋总”。
发达后的蒋总,总算没有忘记“我”这个使之发达的、实际年龄比他小的“大哥”,一定要请“我”和“我”的朋友鹤田泽庆吃饭。
正是在这一场精彩纷呈的饭局上,原来的蒋二、现在的蒋总逼着秘书单舒拉喝酒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杠精抬杠的画面。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莫言这段精彩的描写:
他举起杯,又说,小单,你也来喝。
蒋总,我不会喝酒。
胡说,你会不会喝水?会喝水就会喝酒,来,替你爸爸喝,必须的!
……
单舒拉抿了一小口。蒋二一瞪眼,单舒拉道,蒋总,饶了我吧!
不行,蒋二道,你这是替你爹喝,你爹那酒量,高密东北乡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单舒拉道,他是他,我是我呀!
什么他是他你是你?蒋二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他哪有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单雄飞的女儿不会喝酒?那我要给你做一个 DNA 检测了,看看你到底是不是他的女儿!
这段描写,寥寥数语就将一个生拉硬扯、胡搅蛮缠、逻辑混乱的杠精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足见作者笔力之娴熟老到。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由此可知,莫言绝非浪得虚名之徒。
在事实面前,那些诋毁莫言的流言,当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