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用麦肯锡图表工作法来解决问题

如何用麦肯锡图表工作法来解决问题

作者: DataHunter小数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9:00 被阅读49次

    图表的使用,在工作与生活中至关重要,合理使用图表能帮助我们化解难题。但往往在实际生活中,我有难题,也看得懂图表,但我无法找到两者的连接点。本文希望用几个杜撰的故事,使各位在例如“标杆案例调研”“大型项目管理”“业务流程梳理”等工作中有所启发。

    阅读前小测试

    隔壁老王是我一位经常杜撰的老朋友。作为半成品面条店店主的他,时常自称食神届胖子。最近他又开始抱怨,说自己“又胖了”,作为朋友的我自然要帮助他。诚如刚才所言,我并不是专家(营养学大师或减肥达人),所以不能像上文上图那样思考。我要做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路标”——即思路框架。

    1.你的思考方式是下面的哪一种?

    所有观点都要数据支撑、海量的数据与深度分析

    依据有限事实进行判断、基本的数据与访谈信息

    上面是我们常说的顾问或企业经营企划的“专家思路”,下面是深入一线能够积极解决问题的“非专业人士思路”。

    采用专家思路的人,往往在行业中拥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且对某一个细分行业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能强求。

    本文的适读人群,是下图“非专业人士思路”。这份思路基于我们已有的部分信息,搭建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框架,空白部分通过调研、分析、推演等工具完善,尤其对于后台职能人员迅速了解业务流程和问题有一定启发。

    2.你画图时,是上面还是下面?

    能用excel直接生成的图表

    无法直接用excel生成的图表

    上面是“数据图表”,下面是常用的“分析图表”(图表类型和excel画不画得出来本身没有关系,只是一种编者随意的口头表达)他们一个像陈述句表达事实,一个像祈使句暗含情绪和观点。

    如果您平时已经熟练习惯使用分析图表呈现问题,那么恭喜您已具备了较高的分析能力,也就省掉了本文的时间。

    一、隔壁老王的烦恼

    隔壁老王是我一位经常杜撰的老朋友。作为半成品面条店店主的他,时常自称食神届胖子。最近他又开始抱怨,说自己“又胖了”,作为朋友的我自然要帮助他。诚如刚才所言,我并不是专家(营养学大师或减肥达人),所以不能像上文上图那样思考。我要做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路标”——即思路框架。

    找路标之前,先要判断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这是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很多人上手就开始研究老王为什么胖,但事实上,真的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老王真的胖吗以及胖到需要减肥了吗?

    题外话:我们在调研一个优秀案例或者挖掘一件事情的亮点时,往往是听说“**部门的**员工是个好员工”后,就顺着这个思路去深挖,但往往由于我们对他岗族的不了解、对数据的不敏感,以及信息转达时的丢失和主观臆断,导致将一个表现中上的员工或者团队夸到天上去,这无疑是闹笑话了。

    对于案例挖掘,第一步是判定,到底够不够优秀。

    1.寻找基础事实

    我问老王,你凭什么说自己胖?

    他是这么回答我的:我裤子紧了,最近越来越走路走不动,工作也没精神还嗜睡……

    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这是一段毫无数据的描述!

    老王说,数据是吧,然后告诉了我一组数:体重**斤、体脂率**%、腰围**cm……

    有了这组数据就能说明老王是胖子吗?还是不能。我需要有效的信息(即基础事实)应该描述得清清楚楚,如:

    体重****,比去年同期增长***

    体脂率****,是在什么时候突然增加的

    腰围*****,其他尺寸是否发生异常

    于客观事实分析当前状况,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所在的切入点!

    2.绘制图表

    为了得出上面几句描述,在我的要求下,老王将电子称记录的5年以来的体重数据给了我,如左图所示。

    然后我把它画成了折线图,部分数据,如最高最低体重及发生时间,基本一目了然。折线图不能让我得出很深入的结论,但是可以问出很深入的问题!

    根据图片所示,我们提出5个问题:

    体重缓慢增长,原因是什么?

    高点陡降的原因?

    超过10%的降幅是出于什么原因?

    反弹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比记录前体重更高了,这是代表身体更不健康了吗?

    以上问题,我们先搁置在心里。因为这些问题即使我问了,还是不能判断他是否肥胖。

    因为,我们目前缺乏分析。

    题外话:在获取信息时,很多信息对于结论的达成是无效的,需要被暂时搁置,但并不代表信息无用。一个保持高度好奇心的学生,会将暂时无用的文章、观点、资料,做好整理打包,并储存在记忆库,方便随时调用。

    3.分析数据

    对待这类简单问题,分析数据有两个常用方法,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

    我们时常通过“与他人比较”和“与标准值比较”,得出基本面。但是这种方法,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仅仅只是一个初步结论。

    比如我曾遇到过一个体温低于常人的朋友,倘若他的体温和健康的我相同,对他来说已经是发烧了。

    随后我们把老王的过往核心数据,如波峰波谷、均值、当前值等拿出来对比,得出结论,老王的肥胖情况确实存在,而且愈演愈烈。

    总的来说,横向和纵向对比法并不是脱离的关系,而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横向得初步结论,纵向探究结论严重程度。

    4.数据深度挖掘

    以上步骤,让我们知道了老王属于肥胖的事实,相当于有了解决肥胖绘制路标的必要性。难么绘制路标的关键点,还是在于通过数据的各种花式挖掘。

    刚才的那些搁置在心里的五个问题,现在可以掏出来了。关注异常点,结合深度访谈,最后形成一套概念图(下图不是概念图,概念图后文再说)。

    以上数据图中,把每月与上月的体重增长值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横向数据全年的对比,纵向数据做每年同一月份的对比。

    并观察,圈出要点:

    每年到了12月,体重增幅较大(纵向框)

    而降幅最大的几个月,总体达到10%(横向框)

    对于这两个点,老王是这么回答的:

    我每年运动量差不多,但12月经营的面馆销售压力很大,会暴饮暴食,属于压力肥

    那几个月10%的降幅,是因为因为当时和同学打赌,几个月以内要降10%,就强行节食

    基于老王的各项数据和初步筛查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老王的肥胖,就是一场不得不想办法解决的“恶性循环”!

    题外话:大部分人懂得盘点数据和总结数据,却缺乏把事件描述汇总成概念图的意识,这是缺乏宏观思路的一种表现。一个好的概念图,对于观点和报告来说,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对于展示类而非讲解类的报告,极为重要。

    5.小结:

    当期数据,对比同行基本面

    长期数据,纵向比较看拐点

    拆分数据,深层原因自然现

    如何解决老王的压力肥

    当然了,压力肥只是老王发胖的其中一个原因,其他需要逐步逐步解决,但为了工具更容易被理解,我们暂且以“提升面馆销量来缓解老王的压力肥”为承上启下点。以此为假设,进入我们的第二个知识点,探讨“老王的面馆销量,综合考虑还有没有得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分析。

    1.掌握市场的整体情况

    在把握行业动态时要有全局意识,即“升维”;在分析细分产业时要全面,即“多维”。(这不是书中的知识点,是我草率的原创说法,使用时请务必注意)

    销售额=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

    很多人陷入了“提升销售额=提升市场占有率”的误区,如果本身市场规模过小的话,再怎么抢夺,也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所谓升维:很多人拿到话题要分析市场,开场就是像兰州拉面馆一样把面条分成毛细、二细……这就是不考虑市场规模只打算看占有率的表现。应该把视野提到更高的维度,在这个案例里面,比面条市场更高的维度是主食市场,这与波特五力模型的替代品分析是类似的思路。

    如上图,如果没有左一显示面条销量整体在提升,那么也就无法判断老王的半成品面店的销量下降“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后面的分析,也都会不成立。这和股票逆势而绿格外让人烦躁,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多维:根据初层分析的结果,即面条销量下降,继续从各个角度深入挖掘。比如了解时间、销售渠道、产品类别等各个维度销量变化,都是对初步数据的降维分析。

    2.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

    知道了不同产品、不同渠道、不同时期的销量数据,下一步,是结合消费者进行数据的梳理。分析的方法可以参考第一部分的内容。

    通过分析,我们要得出的一个结论:到底什么能影响着老王面店的销量。

    上图给出了一个很实用的分类思路,结合了一个很关键的能力:钱。

    我喜欢用决策树解决问题。但实际生活中,没必要对各个维度都给个权重,显得繁琐而教条。

    于是我常用的替代方案是,不考虑实际能力进行一轮酷炫的头脑风暴,再根据能力配置一项一项删。这里要注意,头脑风暴进行当中,不允许考虑非“常识化”的实际能力。

    题外话:对于常识的判断,也是见仁见智,但同一个标签的人极大程度共享着同一份常识标准。比如一个部门的同事讨论明天中午去哪吃饭?可能出现的答案是外卖、公司食堂、头一天做好带饭等等。我们允许人质疑“买生食在公司现做”,因为公司不允许做饭是个常识;但质疑“公司太偏僻外卖应该送不到”则不属于常识,应该在下一步再考虑可行性。

    3.到底谁是目标消费者

    提到吃饭就扯远了…

    所以到底谁在买老王的面,这个问题的回答对后面的策略制定至关重要。

    图中又给了个例子,从主流消费群体(家庭)对整个行业的消费变化,到不同标签消费者(南&北、上班&不上班)之间的横向对比,到研究对象(老王面店附近的人群结构)的消费习惯,三步推进,得到我们要结论:住在附近的上班族是老王应该重点挖掘的潜在消费者。

    基于以上的数据和自己的资金状况,老王决定做几项战略调整:

    修改自己的营业时间

    买下隔壁店打通,开一个现做专区

    4.小结

    宏观分析要升维,微观分析要多维

    因素枚举第一步,配置分类第二步

    挖掘新客很难得,内部思维要不得

    既有客群很重要,潜在更重要

    三、怎么开现做专区呢

    战略是有了,如何制定战术,成了老王的第三个烦恼。当老王买下了隔壁的铺子并且已经完成了基础扩建后,作为朋友的我需要帮他做的,还有很多。此时,我们引出第三个知识点“价值链”。

    企业常用的价值链,包括图中的几个部分。下面我们将模型简化,尝试绘制出与老王情况一致的价值链。

    1.现做专区应该有哪些步骤

    要按时间或一些常用逻辑,将流程盘点清楚。

    想到要开现做专区,进货、卖面、煮面、吃面四个步骤跃然纸上。

    吃面这种词一看就不属于价值链里应该考虑的问题,删掉。分析每个词是否准确,按照抽象程序排列,并且替换。

    上方一层过于抽象。比如煮面,不止是煮熟的过程,还有加工,这是两道工序,还有可能是炒面,而不是煮。所以将煮面分解为烹制面条、调料加工和摆盘上桌。

    同样的道理,接待客户也分为向客户问好和安排落座。但问题来了,烹制面条和调料加工可能是两个人做,但没道理客户问好和安排落座安排两个不同的人做。所以,这样的拆分过于具象,应该舍弃。

    随后,我们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一些被落下的关键点,按板块整理出来。一般来说,在项目管理里面,每个板块划分给到不同的职能小组或不同部门。

    橙色的部分,是基础建设(我个人认识浅到不行,所以本文没有展开);而黄色部分,则是主要流程。至此,我们得到了这个案例中价值链的简化模型。

    2.盘点工作项目

    按照板块,推出输出成果(一般由各类资料构成的可视化的工具包),按照输出成果,推出行为科目。比如针对产品开发,我们需要的输出成果是《面店菜单》,那么针对这项菜单,我们就要盘点调查客户喜好、面条种类、面条分量、寻找卖点、考虑是否清真。

    题外话:项目管理的风格多种多样,有外科手术式、交响乐队式、爵士乐式、足球队式等。

    员工评优作为一个独立项目,输出结果是《年度评优名单》,是个名词。针对这个名单,我们需要做参评规则制定、评优流程规划、评议会议组织等等工作,都是动宾结构。

    评优还作为年度颁奖盛典大项目的其中一个环节,应该拆分给一个工作小组(可能是人力)。而其他的会务工作,可能划分给另一个人小组(可能是行政)等,他们之间的配合,可以理解成伴随着信息流。

    3.学会提问

    我们已经盘点出了所有的工作项目(动宾结构行为),现在要评估这些项目是否合理。

    那怎么去判断这些工作是否做到位了,很多人会这样问:

    您来店里,是觉得我的面条比较好吃,对吗?

    您觉得我们店里面条的定价是否有问题?

    价格和口味您更关注哪一项呢?

    亲,永远不要问别人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这样双方都很尴尬。为了防止调研过程中的困境,我们建议采用一些小技巧。

    通过先开放再具体,先笼统再细节的循序渐进模式提问。

    根据价值链拟定一份表单,逐层而不是逐个询问(即设计调查问卷)。除了内容的循序渐进,在访谈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几个要点:

    (1)建立与对方之间的信任

    错误示范:不熟的人站的太近,指手画脚,声音粗鲁或铺垫太多惹人厌烦。

    (2)杜绝本我思维

    错误示范:你一定是觉得我家的面好吃你才来吧?

    (3)杜绝从程序化问题开始

    错误示范:您觉得我们的价格高还是低?

    (4)关注被询问者对问题的了解情况

    错误示范:对一位看不见后厨的客人,询问餐厅后厨的卫生满意情况。

    4.整理问题

    书上讲了很多整理问题的工具表单,比如常用的面试记录表等等,都是帮助提高资料收集的效率。

    我私人觉得,但凡做过一次资料盘点的用心人,都具备记录完整的能力。

    唯一要注意的细节是,很多表单出来后,都只说出了被访谈人关注什么,但没有表达关注程度。

    可以将对方表达的内容按先后顺序标记1234,也可以根据对方语气在重点部分标记特殊记号,什么是对方最关注的事情一目了然。

    我们缺乏的能力,在于寻找信息背后的规律,这里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合并同类项”。

    非常遗憾的是,人很容易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比如如果老王是个不爱吃葱的老板,在听到了三位顾客抱怨“也不问客户一声就瞎放葱”“你们家厨师太喜欢放葱了”“我可不喜欢你们家葱了”,于是他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我就跟你们说不放葱吧!!!”这是一种称为“色彩浴”的效应。

    可口可乐忽略沉默的大多数,故事都听过吧,跳过。在此,不放葱的问题极其类似,背后有两个原因:没找到关键客户、浅尝辄止+先入为主。

    其一,在得出结论之前遗漏了极为关键的一步,是我们在市场分析的知识点里得到的结论

    关注潜在顾客:谁才是你的上帝?!

    补充完整的客户标签,并持续追问以下是三位标签客户的对于面条分量的评价。

    客户1-家住附近20岁的女性HR:面条分量太大了,每次吃不完,觉得浪费。

    客户2-家住附近30岁的家庭妇女:不合口味,我都没吃完。

    客户3-家住附近20岁的男程序员:面多了,其他都挺好。

    考虑到老王开现做专区的目标客户是家住周边的上班族(参看第二部分得出的假设性结论),客户1和3的意见,远远比2的意见要重要。

    如果受色彩浴影响,得到的是这个结论:

    但是如果我们持续追问,客户1说她本来食量就很小,而且近期胃口不好;客户2说面条口感不好汤太少了;客户3说他还点了别的,导致面条吃太久汤干了所以吃不下。

    我们的到的结论会与上面完全不同:

    通过上述方法加以运用,我们不难从价值链中找到解决老王面馆的路标关键点:

    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点,盘点到我们第一张图里去啦~~

    5.小结

    模块盘点,统一具象抽象程度

    行为罗列,通过产出效果逆推

    面谈追问,规避陷入为主陷阱

    顺着思路推结论,而非顺着结论遍思路

    四、最后推荐几个图表呈现技巧

    其实就是有些知识点和想说的话,怎么都编不到故事里了,只能单独拿出来写一写。主要是介绍常用的呈现工具,一方面展现更多重的逻辑,一方面也让PPT美观度提高。

    1.常用的概念图

    首先说刚才搁置的概念图,一般有四种常用逻辑。

    由于我之前公众号发过的写PPT那篇文章里面,对于逻辑图的呈现啰嗦了很多,而且分得比较细,我个人觉得虽然路子野但实用性是很高的,在此不赘述。大家只要PPT做得足够多,就可以很快找到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比如我对双因素影响分析,就迷之喜欢用四象限图。

    2.归纳和汇总

    老王的面店开了一阵子之后,对顾客进行了意见汇总(感觉店要开不下去了……)

    思考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如果不太确定答案,那再看下面这张图:

    色彩深浅和右侧空间用来总结归类;

    对同一类别的进行升序排列;

    参考线用于判定哪些问题最为严重需要改善。

    除此之外,还有帮助区分实际值和预测值的透明框等表现手法,如文章最上方出现的:

    更多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数猎天下DataHunter

    DataHunter,让你爱(AI)上看数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用麦肯锡图表工作法来解决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i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