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深度工作》

读《深度工作》

作者: 精灵宝可梦_H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9:44 被阅读0次

什么是深度工作:

书中说: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地进行工作。好处是会让你的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创造新的价值,并且难以复制。

肤浅工作:那种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型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环境下开展,不会创造太多的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很多人目前为什么不能深度工作:

这与我们目前的状态有关:

1. 现在的我们喜欢休息,更愿意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压缩高价值、难做的事的时间;

2. 想要获得存在感,例如发朋友圈,点赞;

3. 更愿意取悦他人,麻痹自己,比如用忙碌来度量自己的工作。

怎么进行深度工作:

1. 选择一个自己的模式

禁欲模式:我干脆看不手机,活得简简单单。这其实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比较难。

双峰模式:每天有创作的时间,有和别人交流的时间。比如规定好什么时间段做难事,什么时候做简单的。

节奏模式:固定场景/时间做固定的事,比如6点早起学英语,或者差旅通勤时间读书。

记者模式:记者的工作状态是随时随地都能进入深度创作。这种模式会比较难一些。

2. 把模式内化成习惯,并在执行后追踪效果。

tips:学会适应无聊,例如等地铁,等电梯,不要老是分心去看手机;要给自己安排安逸时光来恢复能量,就像之前在《意志力》中提到的一样。

需要注意几件事

1. 仪式感:可以适当为深度工作付出一些,比如买个好点的笔记本,好点的台灯,让工作环境好一点。

2. 独立和交流:二者要集合起来,尽可能地去碰撞不同的思想。

3. 工作时长:我们其实更容易把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当作1天,其余的16小时用来挥霍。但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例如学一些技能,锻炼身体等。人们之间的差距,通常也是由16小时拉开的。

4. 大脑运作机制:大脑连续运转是不会累的,相反的,体力劳动者,剩余的16小时,就多花点时间来休息吧。

5. 适当摒弃肤浅:有些低级的肤浅工作,可以批量处理或者外包出去,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工作。


综合来看,早晨5-6点起床,深度学习1-2个小时,相较而言是性价比最高的。

方法论和工具有很多,重在内化,坚持。


NO.4—《深度工作》  距离1万本还有9996

相关文章

  • 读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当工...

  • 读《深度工作》

    一次独自坐地铁,我忘了带手机,只好干坐着,但是却发现整个车厢的人都在玩手机,连身边白头发的老大爷都戴着耳机听手机里...

  • 读《深度工作》

    翻阅卡尔·纽波特的新书《深度工作》,上面提到类似长途商务旅行、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应...

  • 读《深度工作》

    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最近读完了一本书,叫《深度工作》,作者是Cal Newport。他是一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 读《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第一期笔记 本期讲述的深度工作的原则:拥抱无聊,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 工作方式分为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

  • 读《深度工作》

    《得到》里有本畅销书《深度工作》,一口气读了半本。 关键词——专注。 本书提出了一个当下信息时代的普遍现状——知识...

  • 读《深度工作》

    什么是深度工作: 书中说: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地进行工作。好处是会让你的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创造新的价值,并且...

  • 读《深度工作》

    之前有了解,生活碎片化时间现象普遍且严重,但没有意识到能这么频繁。 意志力是有限的,是会被消耗的,也需要补充。一个...

  • 如何在下午五点半前下班?|《深度工作》阅读笔记

    这周读的是《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 这次的读书笔记从「什么是深度工作、深度工作的意义及如何深度工作」三方面...

  • 初读《深度工作》

    曾经有几次想删掉微信的感觉,每天刷微信时间太多,以为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和朋友们交流、获取信息,实际上每天都花费不少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深度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in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