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很不一样,有时候我会很唐突地问讲“场景”的人:“你们说的这个场景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英文原文中到底是哪个词?“后来我发现,大家往往分歧非常大,有人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甚至有点茫然无知。
互联网今天产生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在交易层面的——减少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交易中的摩擦,减少了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但是,除了在交易领域,它在生产领域对于效率、效果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作用。但这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我们以前讲到过西方拼音文字的起源,最早是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一种使用频率很低,书写起来也非常没有效率,又不利于传播的一种文字。但是,这种文字对于它的功能来说是足够的,它主要是用在神庙上,在一些宗教的礼器上头刻这样的文字。而当这种文字在传播的过程中进入到另外一个场景时,不知不觉就发生了变异。
当埃及的象形文字传到腓尼基的时候,作为以贸易为生的腓尼基人,他们要经常记账,这种不便于书写的文字就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他们就对这种文字进行了改造,使它朝着一个易于书写、容易创造新词汇、构成要素简单的一种文字发展。当沿着这个方向走的时候,象形文字就变成了拼音文字。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原因是场景发生了变化。新的场景促使一个旧物种变成了一个新物种,让一个价值不大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价值很大的东西。当然,这个价值很大是相对于新的场景来说的。
所谓互联,我们想到的常常是供需之间的信息互联。其实在很多时候,它是场景的互联。 某个场景下没有价值的东西,当它置入另外的一个场景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突变性的、从0到1的价值变异。
有一个故事,听起来像段子,但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据说王安石20岁进京赶考的时候,经过一个大户人家,发现这个大户人家正在用一幅对联来招亲。古代有比武招亲,也有用对联来招亲的。他出上联,如果你对出下联来,那就证明你有才,你就成了乘龙快婿。这个对联是这样的,叫“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虽然很有才,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对联还是无能为力。他无缘成为东床快婿,只好带着遗憾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到了京城以后,有一个题目也是一个上联,要他对出下联。这个上联是什么呢?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他立即就想到他没有答出来的那个上联,他把这两个不同场景下对他来说其实价值都不大的东西,互联起来,两个东西的价值一下子就发生了基因变异了。他二话不说,对出了下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这样他就中了进士。
当他衣锦还乡,再次经过这个大户人家的时候,发现那个对联还是没有被人对出来。他就上去对出了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这样,他又娶到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儿。
这两个场景的互联,导致本来没价值的东西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