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这周发生的小事情。
第一个
参加一个产品导量的review会。讨论如何在自家的手机浏览器(用户量很大)中加入一个安全类APP的广告,从而提高下载量。
PM提出的方案如下:
浏览器都有隐私模式,用户开启该模式时所浏览的网页不会留下历史记录,关闭该模式时恢复正常。考虑到使用这个功能的用户一定很注重信息安全,所以在关闭动作的同时去推荐一个安全类的APP,针对性强,用户接受成本低。
很好的方案。
有人提了一个问题:“你觉得用户使用隐私模式的场景是什么?”
回答:“用户不想留下浏览痕迹,所以会打开隐私模式后再去浏览网页,使用完毕后再关掉该模式。”
继续问:“有没有可能用户一直开着隐私模式压根就不关。和每次都完成开关整套动作的场景比起来哪种更常见?”
一语中的。
第二个
自己打算优化一个产品的功能。花了2天时间梳理功能点,分析竞品,最终拿着方案和原型去跟Boss review。
Boss 看了一眼,问:“改造这些功能是基于什么用户场景?支撑这个场景的逻辑是什么?你如何判断改造后的就会比之前的好?”
好吧,我只是认为可以提升用户体验,理由:
改造后的功能操作步骤减少;
改造后的功能设计更美观、更符合趋势;
别的竞品已经是这么做的;
但是这些在Boss的问题面前毫无说服力,而且掉进了“主观假设”的陷阱。
还是场景!
第三个
分享今天看到的一个段子:
客人:服务员,给我来杯水
- 服务员拿来一杯热水
- 客人:我靠,这个水怎么这么烫啊!
- 服务员: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给你换一杯
- 服务员去换了一杯温水来
- 客人拿起温水给自己的女朋友洗了个手
依旧是场景!
连续发生的三件事情让我深刻明白了一件事情,任何需求都不要脱离用户场景,哪怕小到一个页面元素的位置调整。
那么如何搭建一个高仿真的用户场景。
和用户聊天、观察用户行为、通过技术手段跟踪用户路径、甚至可以通过主观判断去模拟。
切记搭建出来的场景一定要符合能让自己信服的逻辑,才能推给用户去检验。千万不要信“把用户当傻子”这句话,用户一点都不傻,只是懒。如果设计的场景让用户无感或者反感,就等着被骂死吧。
这个能力是检验优秀产品经理的唯一标准!一朝一夕练不成,再有天赋也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