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总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历史长河里能流传下来那么多文学经典,关键是这些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瑰宝,你看到过有哪一部名著是有重复的影子的?文学似乎无穷无尽,阅读也就更加无止境了。那有没有想过,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被阅读的震颤就有如将石子扔向水中,必然是由中心向四周发散,身心俱受。犹如行走人间曲径,体味喜怒哀乐,感受世间百态烟火。书籍,以及与之相关流传的经典,都提醒着我们人生的历程有深坑、有高山,有平地,我们坠落铺满荆棘的深渊而不放弃挣扎,站于山巅而仰望另一高峰,疾走在平地里而不忘却了过往。深坑若生长着遍地鲜花,就不会如此寒人;高山若怪石嶙峋四面光洁,就不会受人敬崇;平地若三步一处洼五步一块石,就不会那样岁月静好了。
阅读能带给人的不仅是如沐春风舒畅,不仅是爱恨情仇的浪漫,不仅是世间百态的过往;它能帮助我们理顺做事的细枝末节,就像是要画一棵树,要先画主干分支,才能点缀叶子,阅读多了,对主干的把握就更加精准;它也能帮助我们看清做人的进退隐显,犹如流水,既有抽刀断水水更流,又具九曲十八湾,该委婉时则谦逊,要激进时则冲动,是恬淡时则平静,懂得进退,才能少受伤害;知道隐显,方可欲擒故纵。
先来看看阅读是如何让我们做事更有分寸的;阅读过程是跟着作者思路层层递进的过程,你读的小说,人物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天下,中间历经生死磨难,一步一步走过来,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主人公的成长,实则在内里是作者逻辑顺序的铺排引导;同样,你读的诗歌,更是让你爱不释手,从远处的朦胧深山、菁洁月轮,到近处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再到眼前的婀娜身姿、丰韵迷人,如鲜活的影视画面,逐一呈现眼前,先后顺序毫不突兀,顺理成章,实则也是诗人把过程捋顺后再展示给读者而已。
阅读就是无形中接纳和吸收作者处理事情方法的过程,我们总是说阅读能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这种素养更多地体现在做事风格上,阅读的书籍多了,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的做事逻辑就多了,遇到某些事情和问题时,总能做到宠辱不惊,慢条斯理,井然有序。
而且这样的做事逻辑也更符合社会需要,也就是常说的:更能成事。看看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是那些做事有条理,时时刻刻都能按自己的计划,能按轻重缓急来完成工作内容的,他们总能把握住自己前进的步伐,做生活和工作的主人,不被外物困扰,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谈完阅读是学习作者做事逻辑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阅读也更是实现自身内心愉悦,摆脱烦心事情的过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这种摆脱显得更加珍贵。
现如今一打开手机,各种平台上不时充斥着这个牛人月入20万,那位帅哥年入600万;就是各种教你一夜暴富,令你立马成网红等的内容;随之而来的是人心的浮动,或许刚开始你还保持清醒的头脑,久而久之你就相信,不自觉就陷进去了。
网贷风险大都知道,但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第三人称总是卧龙凤雏,可身在其中不能自拔的例子还少吗。实际的问题是当事人内心的浮躁所致的,或许是自身所处形势,周围环境影响;或许是对物欲的无限追求得不到满足;或许是被有心人带偏的,误入歧途。无论如何,关键还是自身出了状况。
阅读能解决这些问题,过去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已经没有收入来源,物质基础都不具备还能手捧书卷,读得津津有味,丝毫看不出他的着急和烦躁。后来,当自己阅读多了,才深深地感悟到,原来一切是如此地淡然,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幸福不请自来,而内心的烦闷也会随着文字飘散,这时,外在的困苦艰难在当事人眼里是别有玩味的。
阅读之于读者,既是学习作者做事逻辑的过程,也是求得内心安宁幸福的过程。
如此好的事情,我们是需要一直做下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