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企业家精神与管理

企业家精神与管理

作者: zorogan | 来源:发表于2021-12-26 20:17 被阅读0次

企业从无到有,从0~1,一般是由企业家把机会或者资源变成产品和服务,然后去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变现的过程,这是企业家干的事儿,称之为企业家精神。但是如果没有后续的管理体系的跟随和紧随外界变化,一步一步的升级和变革,这家企业就很难长久。

企业家精神难能可贵,但是一家企业要想持续长久,那就要求企业家一定要具备管理的才能,因为只有管理才能让公司长久。

企业家精神有三种力,第一是产品力,商业力和领导力。会的产品力就是企业间具有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能够帮客户解决问题,同时能把它变成产品和服务,他定位精准,而且追求极致,持续完善,比如乔布斯和马斯克都是。

商业力这是针对很多能发明出产品或者服务,但是他并不能把这个产品和服务做得长久,因为他没有商业愿景,甚至也不懂得企业的愿景路径和节奏,所以他可能最多是一个发明家,而企业家是能够把产品变成公司的愿景,在愿景的带领下企业逐步持续发展壮大。

所谓领导力就是能共创愿景,吸引一批优秀的人紧随,去打造伟大企业,比如任正非。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时代,也具有极度的不确定性,表现为当你发现一个地方有价值挖掘之后很快就消失了,比如这几十年it产业的变化,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相机从光学到数码,通信领域的语音通信到文字图像到视频传输,我们能感受到它在不断的发生剧烈的变化。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紧随外界行业技术的变化,去变革它的管理体系,去变革它的战略和产品体系,很有可能就会落后。比如手机行业的诺基亚,日本的柯达公司都是例子。

对企业家必须能够了解,只是获取价值才能够去创造价值,一共有三种方式,第1种是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模式,这种商业确定性比较高,对管理依赖比较低。比如说贵州茅台,它基本不需要太多的研发,而只是把人们已经习惯的喜欢的口味和产品和工艺能够很好的传承,就能持久的创造价值。

第2种是价值发现和价值获取模式,比方说各类的投资机构,它是不创造价值,但他能够发现并把这个价值拿到。

第3种是价值迁移模式。这样的企业呢,一般就是能够转型升级做的很溜,无论是谷歌从搜索到人工智能,不断的探索,还是IBM,从个人计算机到服务的转化。我们称之为投资特性的产品公司,这里的投资不仅仅是对外投资,比如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的行为都称之为投资。

价值迁移有5种方法,针对成熟型业务,成长型业务和探索型业务来进行管理,对于探索新业务来说,重要的是产品成型,实验成功,去获取客户,对于成长性业务来说,重要的是能不能拿到市场份额,能不能保持收入增长;那么成熟型业务是企业很重要的现金流来源,所以它更关注的是运营效率和经营质量。

价值迁移它有5种方法,第1种叫产品类扩张,一定是沿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扩张,符合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设。第2类迁移称之为链条游走。就是在链条里找到最合适的位置,比方说高通做通信设备,但它只是做芯片。第3种迁移,比如说IBM从大型机到服务器再到软件到服务,从传统的服务到现在的云计算服务,都是在做形态的转换。第4种是要素放大,比方说麦当劳他其实不是一个餐饮公司,他是一个房地产公司,因为它通过连锁店的扩张占据了大量的房产资源,他在房地产获得的收入获取的利润是高于他卖汉堡赚的钱,所以他把自己的禀赋要素放大,成为了主盈利模式,另外一家机构是沃尔玛,沃尔玛的60%利润来源于资金运营。它的资金周转期是负三个月,也就是说它总只有三个月供应商的货款。

这个企业能够长期有序持久的创造价值是需要管理体系的,这就要求企业家首先要认识到组织比个人更有力量,其次看到组织是自由逻辑的最后管理是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华为的管理哲学是融合了东西方的思想,但在业务领域还是人力资源和财务,都是整套学习引进消化西方的管理科学变成华为自己的管理体系。

华为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尊重常识,尊重科学。尊重商业常识,以客户为中心,尊重人性常识,以奋斗者为本,尊重组织常识,组织内部的活动,要有规则和流程,这样的组织才有战斗力,这就是组织常识。华为的三大科学理论是物理学,比如说压强原则,系统论,华为认为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不断更新,最后一个是进化论,适者生存,所以华为从1999年就开始有了专门的变革组织。讯飞输入法,华为公司的财富只有两样,一是管理架构流程和it的管理体系,2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管理体系包括五大方面,第一是战略到执行体系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第二以流程体系为核心的执行体系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第3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就是要解决谁来做,那是要靠组织靠人。第四公司是一群人,一群有核心思想和相同价值观的人,这是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第五是不断适应环境的变革管理体系,这5个方面成为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管理就是管人管钱管事。

从战略到执行体系,最简单的就是五看三定模型,看市场,看客户需求,看技术竞争的变化以及对机会的洞察,和内部自身资源和能力,然后就可以定公司5年目标,定出差异化的控制点,定出竞争策略。

华为去管理不确定性有三方面,首先是在主攻方面高度专注,同时有红蓝军机制,其次公司的管理效率是靠程序化来实现的,那这个程序化的东西就是流程。华为公司层面有三类16个流程,分别是运营流程,使能流程和支撑流程。运营流程包含产品研发,销售和客户服务,是价值创造的主干;使能流程,包括开发战略,管理伙伴关系,管理资本投资,第3类是支撑流程,包括财务,人力,行政后勤,it等。后要想用流程有效率,主要就是主干清晰,末端灵活。组织是为流程而设为战略而设的,华为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是高度匹配,是按流程来设组织。公司的采购,中央研发,财务都是高度集中的平台型组织。华为一方面有规模效应的大量平台型组织,也有能量聚焦战略的饱和型组织,而且在一线作战又要去中心化,让一线非常具有的灵活性。

华为的人力资源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尊重劳动是价值创造的主体,第二是绩效结果导向,第三是员工持股共享利益。

企业的管理水平分5个等级,第1个等级叫直觉局,就是靠感觉来管理,一般来说初创企业不懂管理是靠感觉,靠直觉,靠产品的执着把企业建立起来,这个时候一般市场有机会产业行业都很好,那么产品做得好,资金能够持续就能够增长。第2个等级叫功能级,使公司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就一定会带来分工,有研发,供应,生产,销售就要有职能,就有了协同和内耗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企业已经经过了竞争,能够建立研发,行销,市场功能齐备,这样的公司是能活下来的,功能不完备的公司就死掉了。第3级是体系级,这个时候企业有明晰的战略,有良好的执行体系,战略和执行能够匹配,执行之间能够协同,人力资源财务和业务能够匹配,那么公司就像一台机器,就是体系化管理。第4级是组合级,就是公司在某一个领域做到了天花板,它具备投资组合管理能力,IBM和微软它是具备这样能力的。最后一个是价值级,达到这个阶段的企业不经过40-50年。通过企业文化的沉淀是不可能炼成的,按照华为的高管认为中国的企业大部分处于第二,第三阶段,能够上体系化的管理的公司少,华为这样的公司上到了组合阶段,目前还没有公司到价值阶段。

管理的演进路径就是搭建管理体系,建立执行体系,建立战略执行的协同,流程体系等等,通过这样层层搭建才能完成管理体系的搭建,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变革的过程,华为从1999年开始变革,当时年年收入80个亿,但是99年到2003年,仅仅供应链项目的顾问费用就接近三个亿,销售额的4%。华为的成功来源于对常识的探索,尊崇,敬畏和坚守。来自华为前高管的分享解读。

相关文章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引言】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

  • 企业家精神与管理

    企业从无到有,从0~1,一般是由企业家把机会或者资源变成产品和服务,然后去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变现的过程,这是企业家...

  • 保存中

    创新与企业家的精神

  • 【德鲁克《工业人的未来》之一】和谐社会

    之前分享了德鲁克的三本著作:《管理的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以及《最后的完美世界》。 其中《管理的实践》是德鲁...

  • 121 再读经典《德鲁克》之九

    本日阅读《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之企业家战略部分。 “在市场中,正如企业家精神不仅需要企业家管理,也就是企业内部的政...

  •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者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经济学人》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这是一本强调创新与行动...

  • 2018-04-08书单

    前沿的管理学、经济学研究著作: **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查尔斯.汉迪的《空雨衣》、查尔斯.汉迪...

  • 周读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本周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一本著作,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企业家和创新的认识...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让我们对创新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与认知,作者主要从三个主题来讨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实践...

  • 2019-11-28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看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对“创新”的认知,无论是创新这个定义,还是如何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企业家精神与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te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