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湘军闻名于世,在清朝晚期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曾国藩一介书生出身,又如何能训练出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呢?湘军的战斗力也源于曾国藩的反思习惯,也就是反向思考。
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并没有首先去想湘军怎么才有战斗力,而是先来分析绿营军为什么没有战斗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其实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功了,曾国藩通过分析得出,绿营军败就败在制度缺陷上,清代军队的低饷制造成了军队上下普遍贪腐。曾国藩创建湘军,在制度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实行厚饷制,因为军饷高,所以招人容易。湘军在制度上第二个特点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就是说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的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做统领,这样一层一层挑选下去,每一层上级和下级之间大家都知根知底,且有选用提拔之恩,这样下级才能忠于上级,上级指挥下级才能如意。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来源。第三方面选人原则不同,曾国藩选人选军官都要用没有打仗经验的读书人,而不用那些有经验的绿营军官。曾国藩认为行伍出身的莽夫虽然有一时之勇,但是没有坚定不移的信仰。因为信仰出战斗力,精神出战斗力。第四是重视政治教育。曾国藩还立下这样一条规矩,一旦军中统帅战死,除非军中有其他令人敬仰的教练,否则全军解散回家,重新招募新人。这样全军上下就会拼死保护军中将领。事实证明,湘军日后取得的成就正是得益于这些制度的建立。
曾国藩智商并不高,为什么能制定出这么高明的思想呢?我们可以看出来曾国藩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更无情的鞭策自己。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弱势,所以学习圣人的思想,借圣人的思想弥补自己的不足。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笨拙,所以绞尽脑汁殚精竭虑,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强。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然后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
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麻烦,不怕麻烦每天记笔记,不怕麻烦每天自我管理,不怕麻烦每天静坐一个时辰进行反思,不怕麻烦找朋友指出自己的不足,不怕麻烦分析绿营军的问题,不怕麻烦总结经验……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出问题往往出在太怕麻烦了,就拿孩子教育来说,今年孩子上网课,多少父母天天火冒三丈,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吗?父母们仔细考虑一下,从小带大咱们是否不怕麻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说孩子上学之后一切都交给老师,交给辅导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