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新疆的头一年认识了一位送货的叔叔,个子不高,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在黑瘦的面容上显得格外醒目,通常是还没进办公室就能听到他的声音,即使坐在对面他说话的分贝也不曾降低。
我觉得可能是四季开三轮车养成的习惯,毕竟货场嘈杂,说话声,叉车轰隆隆的声响,不用喊别人几乎听不到你在说什么,还有就是三轮车行驶在路上,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声音小了别人也听不到你在说什么。
但他似乎对自己的大嗓门不以为意,每天都是扯着嗓子和别人说话,很多时候都感觉像是在吵架,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心直口快,嗓门大。
大家都喜欢喊他过来拉货,勤快,给工人帮忙装货,给客户帮忙卸货,天热了还会给工人送西瓜饮料之类的。
他说:我以前也是装卸工,九十年代的物流没有叉车,都是梯子上下车,一车货卸完累的呦,天热了就想吃个冷饮,来口西瓜解解暑,那会儿谁管你,老板只催促着快点卸完。后来太累了受不了就攒钱买了个三轮拉货。
大伙都喊他“马老三”市场里还有个送货的师傅是他弟弟,别说俩人还真像,并且都是一样的大嗓门。
去年冬天这位叔叔拉了一趟货应该是着凉了,新疆的冬天最冷的时候近乎零下三十度,所有人都窝在家里,因为是老客户让他帮忙拉趟货,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就去了,回来就不舒服,天快亮的时候发烧,送医院急救,医生说幸亏送过去的及时,不然就危险了。
过年我们都回老家了,接到他的视频才知道的,五十多岁的叔叔在视频那头哭的稀里哗啦的“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们了……”
我和婆婆坐在沙发看电视,婆婆说“这个人怎么了,哭的好伤心。”
听叔叔哭诉完,婆婆说“你们上去了过去看看吧,怪不容易的。”婆婆说着也开始抹眼泪。
好吧,都是性情中人。
回来后我和老公买了牛奶水果去看那位叔叔,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叔叔憔悴了很多,他说:“这下再也没法开车了。”
眼中流露出来的是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老公说“现在啊,最重要的就是养好身体,慢慢滴都会好起来!”
我们除了用苍白的语言安慰他还能做什么呢?
临走时他给我们装了一大袋苹果,还有阿姨腌的泡菜。
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心。
后来阿姨要去内地,叔叔一起去待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
回来后说“太热了,还是我们新疆舒服。”
他儿子在汽修店上班,挣的钱刚够自己花。
话里话外就是闲不住,准备找工作。
我想:这么一把年纪了,真该享享清福了。
但是大叔似乎并不觉得,最后我说:“不行的话,就去考个保安证吧,保安的活轻松,也不出力。”
老公说,他是打算来这里干活,我想这要不要是一回事,他能不能干又是一回事。
老公说,平时关系也挺好,拒绝的话说不出口,只能劝他放弃在我们这上班的念头。
物流的活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消耗体力,多半是少数名族的人在干(并不是种族歧视,这边的普遍现象,他们力气大,干活快)之前是有个哈萨克大叔,干了三四年了,不好辞退,最后过年给包了个大红包,他也懂了,开年没来。
后来叔叔考了保安证,卖了三轮车,就在市场对面的厂子上班,下班了偶尔他家小孩过来接他回家,偶尔独自散步回家。
据说也是朋友介绍的,小厂子晚上没人,所以只上白天的十多个小时也不算太累。
生活万般不如意还是得面对。门关上了还有窗户,愿阳光一直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