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
比如在教室总是坐立不安;
每次写作业的时间都很长,坐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小动作不断;
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动来动去,交头接耳,坐不住;
要求孩子看书,一会儿就看不进去了,吵着要看电视,要玩手机。
其实这些行为可谓是当今很多小朋友的“通病”,被称之为“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花费心思报了各种的辅导班,但都收效甚微。但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报再多的补习班也是徒劳。
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才是孩子汲取知识养分的关键板块。
那么,什么叫做注意力,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做才能提升注意力呢?
一、什么叫做注意力
虽然我们经常说注意力,但实际上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注意力。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注意或者不注意时的感觉如何。
从概念上讲: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或者说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用通俗的话来讲,注意力就是人们使得自己的某个想法或者某些想法变得清晰,而牺牲其他想法的能力。
比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突然想玩手机,当“玩手机”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压过“我要继续写作业”这个想法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从“写作业”转移到了“玩手机”上,“写作业”这个行为自然就停了下来。
当孩子“玩手机”这个想法得不到家长认同,不得不坐下来继续“写作业”的时候,就需要相当大的努力将“写作业”的想法调动起来,压过“玩手机”这个想法。
这就是对“注意力”做一个简单的描述,让大家对注意力有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认知。
二、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来讲,影响孩子注意力高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状态的影响
人只有在身体处于健康、舒适状态下才会有良好的注意力。当孩子睡眠不足,身体疲惫的时候,就会觉得昏昏欲睡,注意力自然就难以集中。
另外,孩子因缺水以及饥饿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的时候,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生理求方面,注意力就会显得非常不集中。
2,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般来讲,心理状态是影响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注意力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比较大。
当孩子对目前所做的事情缺少兴趣,或者有挫败感的时候,注意力就会跑偏。
相反,如果孩子对目前所从事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或者产生成就感或者满足感的时候,大脑中的 “伏隔核”(accumbens nucleus)就会增加“多巴胺”( dopamine)的分泌来提升这方面的感受,从而促进注意力的进一步提升。
所以,当孩子处于担心,忧虑,恐惧状态下,注意力水平就会降低,而处于愉快、开心、满足状态下的孩子,注意力水平则会强很多。
3、主观意识的判定
科学家研究表明:注意力在处理信息时遵循 “要事优先”的原则。无论自己周围和内心同时发出了多少个刺激信号,注意力都会自然而然地转向那件大脑认为最重要的选项。大脑判定一个东西重要的依据主要有两种:一是外部刺激;二是任务需要。
所以,当孩子主观意识上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
三、如何提升注意力
了解了影响注意力的原因之后,我们来谈谈如何集中注意力。“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漫不经心!”这样说的太笼统了,难以操作,现在我们来看看集中注意力的具体做法。
1、保持健康、清醒的状态:
想要让大脑的注意力水平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就必须保证孩子(成人)的身体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所以,健康的饮食、充足的水分以及良好、规律的作息习惯是必须的条件。
另外,大脑的情形离不开充足的氧供应,所以良好的呼吸方式(比如腹式呼吸法)也是提升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2、制定合理的目标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快要达成既定目标的时候,注意力更为集中。
因此,神经心理学家朱迪·威利斯女士(Judy Willis)建议大家“设定小目标”。换言之,即“阶段性小目标法”(small-step method)。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大的目标,当我们从主观意愿上认为这个目标距离我们较远或者较难实现时,我们对实现的期望值就会比较低。这种情绪在某种情况下会影响我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主义理论。
但如果我们并非直接挑战大目标,而是将大目标细分为阶段性小目标。在每次达成小目标时,都能品味成功的喜悦。换言之,即踏踏实实地积累小小的成功体验的时候,注意力就会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状态。
因为目标越大,达成目标所花费的时间越多,而想要将注意力长时间保持集中的状态是比较困难的,一旦过了那个兴奋期,注意力水平就会降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3、避免干扰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比较有意思的话:“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相信很多家长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些许尴尬。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句话看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干预较多。常见的现象有:
喜欢在孩子写作业时在一旁盯着,出了一点错就赶紧指出来、训斥几句;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在一旁催促、唠叨不停,比孩子还着急。
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但当家长干预太多的时候,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降低,并在内心产生“学习是为父母学习,玩才是为自己玩”的错误认知。
所以,当孩子在学习或者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尽量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去打扰他们,从而避免破坏他们的注意力。
4、家庭环境的布置
大脑喜欢整洁、有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大脑更容易平静下来并处于注意比较集中的状态,
当孩子坐在干净、整洁,没有杂物的书桌前准备看书或者写作业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或者很少受到其他杂物的干扰,从而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专心写作业或者阅读。
5、正确、有效的训练
有些孩子注意力方面可能比同龄孩子相差较多,需要通过一些专项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注意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感统训练)目前在国内主要用来矫治多动症,或者对低年龄段的孩子在注意力训练方面效果比较明显,但对于高年龄段孩子(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注意力水平提升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
舒尔特方格测试
舒尔特方格最初在一战期间被美国空军用来训练飞行员如何快速甄别敌我双方战机,后来发现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大幅提升人员的注意力。
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注意力训练,训练过程中用时越短,错误越少,注意力水平越高。
过耳成诵或者过目不忘
在全脑开发训练体系中,很多训练项目在注意力提升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效果。例如高等感知能力训练、照相记忆训练都会快速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照相记忆训练中的过目不忘及过耳成诵对提升孩子的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全脑开发程老师: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主做全脑开发师资培训、零秒思维写作师资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全脑开发程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