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野芳虽晚不须嗟

作者: 樊晴雪 | 来源:发表于2021-08-23 19:32 被阅读0次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戏答元珍》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在六十三岁那一年是值得欢欣鼓舞的;那一年,伴随着六一居士名号的诞生,他终能解放身心,颐养天年。

      学而优则仕。但仕途风云变幻,起起落落在所难免。欧阳修文名甚高,领袖文坛开一代文风,然一生之仕途,并不平顺。自古贬谪多怨愤,文人与政治在几千年的儒学文化里,几乎是宿命。后来,习惯了,也就释然了吧。记得他贬谪滁州,便自取了“醉翁”名号,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与民同乐中守着一份初心一份责任。

      那么,这一次的贬谪,也许是第一次?也许是生了那么一场不重不轻的病吧,因此显得这个春天有些寂寞,有点冷,连“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的信念,都有点动摇了。

        这个名叫夷陵的山城,似乎被遗忘了。二月春风并没有一视同仁吹遍大江南北,此刻,冰雪未化,残冬犹存,花儿未见春消息。故乡的早春,该是别有一番风景吧,杨柳风,百花开,欣欣然的是满眼春光明媚,扑鼻芳香醉了心魂。

      这个早春的边远山城,谁看到了一个落寞的诗人,被北归的大雁,牵引了目光与乡愁,一行行一队队,勾连起无休无止的,无痕又深刻的思念?

      负手独行,天地寂寥,又有谁看到了这个怅惘的诗人,拼命抚慰着自己的命运和心境?

      他喃喃自语,说“野芳虽晚不须嗟。”

      他低声安慰着自己,春天还是会来的吧?今日此时,即使远在天涯,也无妨吧。残雪压枝的橘子并未绝望,依然守候着春天的消息,而一声声的春雷,终将惊醒地下的笋芽,或许现在的它们正在蓄力待发?见过了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的春天盛景,见识过春天的样子,现在来晚一些又何必在意呢?

        但,谁敢说何必在意?

        因此他用了“戏答”。大概,也只能用“戏答”吧。

相关文章

  • 76.野芳虽晚不须嗟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

  • 曾是洛阳花下客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如今我虽被贬到了穷乡僻壤,春日迟迟。但我曾经在洛阳享受过那...

  •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答元稹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

  •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唐宋诗人词人们,一旦走上仕途,被贬就是常态。贬谪途中写下的诗文,最能见出一人之心性。刘禹锡在经历二十三年贬谪生涯后...

  • 2019-11-15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宜昌欧阳修公园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

  • 宋诗39~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答元珍 [ 宋 ]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

  • 不须嗟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

  • 奥运观感二十首其九

    游泳 当年曾忆五金花,今日双姝更可夸。 破记一游惊世界,金牌虽少不须嗟。 2008.8(1185)

  • 「堪嗟」梦里不须寻

    前路叠嶂失迷,黄昏饮露,夜宿川谷。今朝客履早发,飘忽灯影,不展晨雾。 曾寻寻觅觅,未话归途。却冷冷清清,待迟暮。孤...

  • 2014.4.18知聚散不须嗟

    知聚散不须嗟 又是一个周五。不同的是,今天是我以老师身份在一中的最后一天。没想到一直以为遥遥无期的回校时间陡然变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6.野芳虽晚不须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wl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