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读欧阳修的这首《戏答元珍》,心有所动。
这首诗是欧阳修被贬到夷陵(今湖北宜昌)当县令的第二年春天写给他的朋友丁元珍的。而之前的几年,欧阳修在洛阳当“西京留守推官”时,与梅尧臣等几位好朋友过着吟诗作对、游山玩水的幸福生活,所以他说“曾是洛阳花下客”。
深圳在古时当然是遥远偏僻的“天涯”,但现在已是国际大都市,而且一年四季都是可以见到花的。然而今年这个春天,全世界都病了,深圳也不例外。而春风和花的有无,有时更多是在人们的心里,此际“春风不到”“未见花”倒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事实。
不过欧阳修感叹几句,把情绪释放了之后,还是挺乐观的——野芳虽晚不须嗟!是的,也是在这个春天,他很快就写出了“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绿酒”(《玉楼春》)这样欢快的句子来,又“诗酒趁年华”了。那年是宋仁宗景祐四年(西元1037年),欧阳修三十岁,一点也不“晚”。而实际上,从欧阳修的生平来看,夷陵正是他一生功业的起点。他的薛氏夫人,也是在这一年迎娶的。
我当然也没有什么可嗟叹的,何况深圳本来就四季如春,绿树红花满眼皆是。正是“迷时春不到,悟处满眼春”。
不晚不晚,不嗟不嗟,也许下一个春天,可以到欧阳修的夷陵——湖北宜昌去感受一下“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