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国留学,冲动的一年,年轻气盛,眼中满是美好 (下)
那时候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只在乎能不能跟他一直在一起,完全忘了自己其实也可以创造不一样的天地。她看到同学收到惊喜的时候,也会酸。但她也会安慰自己,“李四光”会给她做饭,生病了照顾她,两个人一起做饭也挺好。留学生活开销那么高,一起省钱也很好。长久的爱情应该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没有什么仪式感,也过了这么多年了。但她却没有想过时代已经不一样了,父母那时候的仪式感就是互相陪伴,因为选择不多。现在的仪式感是增加互相陪伴的动力条件,证明需要另一个人陪伴的表现,如果不给,那确实就是不够在意和喜欢,因为大家可选择的都很多而那时候的她不知道,她一直觉得很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
她理解“李四光”自己是农村出身,还是博士在读没工作没有钱,她也什么都没有;她也只是个小城姑娘,家里的独女。家里倾尽了所有投资在了她的教育上,因为她是家里的希望。但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是家里最会做题和考试的那一个,而并不是最能承担风险,善于规划,能独立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别人的那一个。她选择出国,也只是想去看看“国外的月亮”,因为别人说那里的月亮更圆。但她也同样很懂事,她从不会像别的留学生那样乱花钱,追求名牌,去攀比。她也想要,但她明白她其实并“不配”。
她的父母很有投资理念,虽然也是农村出身,但靠自己做点农产品生意赚了钱就买房,名下有很多处房产,加上家里田地动迁给了一笔拆迁款,这才有了姑娘可以出国的启动金。她小时候和父母过过苦日子,但那时她物质上其实并不穷,不比任何自己的同学差,但她总觉得她家人有的并不是她的,她想要自己创造的。她家人已经付出很多了,自己不想再向父母要钱,所以,她不要求“四光”先生请她什么,毕竟自己也没有付出很多。
但其实她不知道,自己付出的真心才是无价的。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其实就是不平等的,一直需要一个人的真心换得另一个人的真心。但其实,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硬贴的。水到渠成,互相默契,互相依恋,而不是单方面的想取得对方的陪伴。但那时的她,不懂……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