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60《饥饿的盛世》
“农民属于低度文化、浅层思维的社会群体。
他们的生活方向,主要靠习俗、直觉、群体无意识、群体情绪为主导,缺乏理性精神和分析能力”。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把这段话发到社交软件之后,评论都是关注在农民两个字。
而我分享的动机,农民两个字恰恰是我所忽略的。
让我有分享欲的是后面这段话,而评论的人,要么没看,要么只认识农民两个字。
如果说农民,我小时候也下过田,童年是农村孩子,至今生活在农村地区,我不比别人对农民的感情差。
我还是好辩,但是总算克制,只说了请试将农民二字换成网民。
刚好这两天杨振宁百岁,一个公众号写文章说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杨的成就。
简而言之,杨的研究大多数人理解不了,太高深了,而他做的领域是关于全人类的,为中国的贡献是利用他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提升了中国的物理学水平好几十年,带了一大批人才出来。
最后评论很多人还是说他没为中国做贡献。
有个网友就说了,985本科的物理上下册都没涉及到杨的理论,想要知识水平低的人去理解他的成就太难了。
所以普通人都关注他的私生活和建国时没回国。
杨那时回国只有死路一条,别说成就了。
但是他们对政治人物可以宽容,认为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许多问题可以大而化之,乃至认为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其他的,尤其普通人,则苛求你是完人,道德和牺牲。
我有时忍不住想问说这些话的人,你们又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道德水平又是什么样的。
严于律人,宽于待己。
人和人的认知真的是不一样的。
在不同人眼里,世界是不一样的。
最后,还有一段书摘。
“盛世”两个字叫得最响的时代往往问题重重。
一个蒸蒸日上、富于自信的政权并不需要通过自我宣传来为自己壮胆。相反,在一些有问题的时代,人们却常常会高唱盛世的调子。
因为“盛世”是传统王朝统治合法性的有力证明。历经暴力夺权后,一个政权就需要以“养民”“牧民”的成绩来支持自己的合法性。而盛世的出现,当然是统治成绩的最佳证明。
作者丨张宏杰
来源丨《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前两天晚上12点多回家,在家门口遇见一个头发花白的妇女。
她推着一辆带有婴儿座的单车,单薄的单车载着几个麻袋,应该是羊毛衫。
她停下调整扶正麻袋,我正想着要不要去帮手,她已经调整好推着车继续往前走……
单车很单薄,人很瘦小,刚好灯光黑暗……
感觉有点心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