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

作者: 张三李四某 | 来源:发表于2017-11-27 23:54 被阅读121次

乾隆时期是一个巅峰,可耕地面积达741万顷,GDP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七到百分之五十,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我们称其为康乾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九州国泰民安。

大毛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百年一遇的盛世,没有战乱,没有流离,没有食不果腹,鸡犬不宁,他无疑是幸运的。

进京那年,大毛二十五岁。他本不是一个喜欢漂泊的游子,勉强读了几本书却屡试不中,眼见做官实现阶层跳跃的道路是走不通了,一位做生意的老乡告诉他,京城富得流油,遍地黄金,达官贵人随手一扔就是大锭的银元,日日熙熙攘攘,夜夜歌舞升平,端的是一个好去处,“便是做乞丐,也比你窝在这里强咯。”大毛看看自家缸里薄薄的一层米,咬咬牙上了路。

大毛自然是不可能去做乞丐,他在餐馆找了个活儿,给做饭师傅烧火。

这活儿可不好做,火大了,师傅一勺子下来,火小了,师傅又一勺子下来,头低得痛了,想略微抬一抬,师傅的大铁勺子结结实实砸在脑门上,“小崽子不老实,想偷学不成!”

一天下来,满鼻子灰不说,头上也起了结结实实好几个大包,在灯光下呈半透明状,掌柜的见了打趣道:“这下可省了灯油了。”

大毛住的地方,是一片出租房,在城门边上,离饭馆远是远了点,胜在便宜,一个月也就900文。住这里的,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动人民,有给人修屋顶的,有给人倒粪水的,有打更的更夫,有抬轿的轿夫,总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这片租房区的环境,自然也不好,地上常年铺着油渍,一下雨就得大盆小盆齐上阵,谁家一做饭,整座房子都是油烟缭绕。房主为了多收房费,将房间隔了又隔,于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不过是巴掌大的一个窝。就这还得讨好着房主,每次房主来视察都如皇帝亲临,租客们个个点头哈腰,舔着脸陪笑,生怕被赶出去还退不回押金。毕竟,要他们去租一个几千钱的大房间,是万万租不起的。

租之前,房主会告诉你,房子有问题可以找他,租完之后,哪怕下雨房子漏得像唱交响乐,也难以打动房主过来修缮,送信是没用的,只能到房主宅子前去堵,堵三次能见上一次,房主总是不耐烦摆摆手,一句“明天就来修”便再无下文。

大毛隔壁住着一对老夫妻,看着六七十了,住在过道改成的小单间里,除了一张床再放不下其他,夏日里就将门开着,坐在床边,摇着蒲扇,哼两段京剧,倒也乐呵。大毛第一次见到他们,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本应颐养天年,却在这繁华都市里过着蝼蚁般的生活。

转眼便入了冬。这天晚上,城根的一座出租房起了火,把连排的出租房都给烧了,据说这火是因为一户人家烧火取暖引起的,这片租房区狭窄且人口众多,极易燃烧,大火到天明方停息,至于死了多少人,不知道,也没人去数,反正都是些不重要的。

但京城的官员们开始紧张了,据说吏部尚书大发了一通火:早说了这种房子不行,怎么不控制一下!眼见年底了,要是再发生大火怎么办?传到皇上耳朵里,你我都得掉帽子。

“之前不是一直没顾上嘛?那,那现在怎么办?”官员嗫嚅着问。

“搬走,都搬走,那些违规的小破房,该拆的都拆,早一天处理完你我早一天睡个好觉。”

于是,声势浩荡的清理工作便开始了。

大毛异常紧张,火也不能好好烧了,每天上班心里都像有猴儿抓一样,急着回家,倘或回家发现小破房还在,便松了一口气,定要大笑一阵才满足。

炒菜师傅看着他那样儿,笑着说:“早点租个正规房子不就没这事儿了。”炒菜师傅是餐馆的顶梁柱,工资颇高,在东单租了一座小宅子,一个月4000文。

“要是有钱,谁不想住小宅子!”大毛抬头刚想反驳,看了一眼炒菜师傅手中的大铁勺,也就不说话了,只是低下头,默默又添了几把柴火。

大毛跑回家时,发现所住的地方一片狼藉,提心吊胆许多天,终究还是被拆了。他站在门口,那对老夫妻正互相搀扶着走出来,“你们是要回家了吗?”大毛声音有些干涩。

老人苦笑道:“要是家里能活,谁愿意来这里?”

大毛在桥洞下凑合了两天也没找到房,一片清理后房租价格一日高于一日,出租者嘴角带着高傲的微笑。大毛无奈,出于避免冻死街头的考虑,只得去找老板辞职。老板很大方地打发了他,转头对炒菜师傅说:要我说就是拆得好,那些房子本来就是违规建筑,闹些火灾也不知道让多少人提心吊胆。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非要来京城,既然要来就得有风险不是?

炒菜师傅配合着点头:也没什么可怜的,住正规房哪有这些问题。说到底还在自己没本事。

大毛里离开的时候,正是大寒,京城迎来了第一场雪,银装素裹,好不干净。

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城市,这个蕴含着无数机遇,带给他无数梦想的城市,他见识了它的遍地黄金,笙歌曼舞,却见识了它残忍与无情。大概还是他没本事吧。

没过几年,大毛听说炒菜师傅也被清理出了北京城,因为京城发生了一次袭击,多种证据指向外来人口,于是有本事的炒菜师傅也被赶了出来。而饭馆老板则因本地伙计高昂的雇佣费以及越来越沉重的赋税,不得不关门大吉。大约过不了多久,他也是得离开北京城的。

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访华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他们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带回了一群人。他们是我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了,一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他们徒劳地哀告道,离家远行会坏了他们的生意,给妻子儿女和家庭带来痛苦,总兵不为所动,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准备妥当。”

“总兵的专断反映了该朝廷的法制或给予百姓的保护都不怎么美妙。迫使一个诚实而勤劳的公民、事业有成的商人抛家离子,从事于己有害无益的劳役,是不公正和暴虐的行为。”

而这段时光,在百年之后,依然会被我们用浓墨重彩的笔调写上:盛世!

(引文资料自:《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相关文章

  • 饥饿的盛世

    最近在读《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很长,很多细节,很多历史选段,原以为是一本轻松幽默的历史读物,但是越读我...

  • 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期是一个巅峰,可耕地面积达741万顷,GDP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七到百分之五十,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我们称其为康...

  • 饥饿的盛世

    之前读过这个作者的明朝的7张面孔,我写的特别好,读起来也特别顺畅。昨天又看到这本饥饿盛世,讲的就是乾隆统治年间。民...

  • 《饥饿的盛世》

    1.专制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剥削天下的权利,其自私性,决定了他终日处于被觊觎和窥视之中。 2.青少年时代的乾隆,...

  • 饥饿的盛世

    “天空还是同样一片天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天空下的人也几乎一样,他们被浮华蒙蔽,被现实奴役。他们对于彼此的内...

  • 饥饿的盛世

    2020年4月11号,阴天。 昨晚又整理完最近看完的两本读书笔记,倒是文章2020立的flag(每看完一本书写一篇...

  • 饥饿的盛世

    读书60《饥饿的盛世》 “农民属于低度文化、浅层思维的社会群体。 他们的生活方向,主要靠习俗、直觉、群体无意识、群...

  • 读《饥饿的盛世》

    对清朝的历史开始感兴趣应该是在我看完《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之后,然后我又以3倍的快进速度看完一系列的《雍正王朝》和...

  • 《饥饿的盛世》有感

    《饥饿的盛世》有感 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说明清,特别是清,封建专治达到历史顶点,为什么说曾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 读完饥饿的盛世

    大概是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也对那段历史有了进一步深刻的了解。对于以前电视上的戏说乾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饥饿的盛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nj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