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地有道菜是用红薯做的。"当地很多人都吃过"这句话听起来像极了一句废话,但是仔细一想,并非如此。
一道菜带给人的味觉记忆,有时候是千差万别的。因为同样一道菜,不同的人做出来就会有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味道的某种味觉烙印又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在人的心里根深蒂固。就好像有一个媒体人曾经回忆说以前觉得类似于米其林餐厅里的菜无非是精致的摆盘和饭桌上的装腔作势,但直到某一天真的有机会吃了几道菜之后,他那种由欣喜转变为狂喜的想要表达这道菜确实太好吃了的感受,就像是抑郁的光头强突然有一天体会到了长发及腰的快乐。当然,原来那些根深蒂固的认知也在味蕾的纸醉金迷中不仅服了软儿,而且是颠覆式坍塌。
说回开头用红薯做的那道菜。它的制作流程并不十分复杂,配料无非是面粉,红薯和白砂糖之类,经过一定比例的调和,然后油炸出锅即可。这里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一定比例"。在中文世界里,"一定"在大多数时候表达的是某种确定性,而在这里,却让想亲手制作它的食客感到层峦叠嶂的云里雾里。
记得以前当地做这道菜的厨师极为保守,红白喜事会用到这道菜,待客结束之后,后厨还有按照精确的比例配好的食材,厨师出于怕人偷学的目的,往往在那等比例的食材中随便倒入许多面粉打乱这种秩序感,以防技艺流失。
一道菜,不一样的比例就会有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火候就会有不一样的口感。突然想起来,像人,同在一片蓝天下,人在一天中花时间做某件事的比例, 体验和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也将直接影响这一天的"口感"。
比如在一个特定的、或者特殊的历史时期,人只能待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环境里。对这一天中时间比例的驾驭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无聊程度的阈值。
不出门不要紧,在心里的秘境多走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