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周庄雅集的午后,一行人游览了周庄古镇。周庄因为离我老家近,去过N次,游览过程略去N字。然而,出发周庄前到过的汾湖古玩市场给我深刻印象,觉得有必要记录一点文字。
知道汾湖有个古玩市场是在郑工的公众号《汾湖旧隐》上。每每看到郑工在市场里收获宝贝后写下的相关文章,很感兴趣,常常生出一睹为快的念头。
这天去周庄,刚好是古玩市场每周一次开市的星期二,我提前一小时出发,终于见到了这个市场的真面目。
汾湖古玩市场在苏州银行汾湖办事处三楼。上海松江人顾总爱好收藏,租借这幢楼的三楼空间拓古玩市场免费为参与者提供买卖,吸引周边地区长三角一带的吴江、昆山、青浦、嘉善喜欢收藏的人前来。

8点钟,银行还没开门,我不知道怎样去三楼?兜到后面才发现外面有个地摊,摆放着杂七杂八的旧货。一打听,才知道真正的古玩市场从对面的楼梯上去。


三楼电梯口,竖着一些笨重的雕着花纹的石件,上面的红袋子是顾总为市场免费提供的早点。

郑工已经到了,他蹲在摊子边翻看一本泛黄的旧书。这书严重风化,感觉稍微重一点就会变成纸屑。翻了翻,郑工放下了旧书。


郑工是区收藏家协会会员,爱好收藏,他与顾总熟悉,也与市场里的摊主熟悉。他在这里转转,那边看看,寻找中意的物件。


看到几张民国时期拍的老照片,郑工拿起来看看。反面没有文字记录。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可是没有记录也不认识是谁家的什么人,无从了解。

走廊里有摊子,里面的大厅里也摆满了古玩。


上图的红色珊瑚筷子是有钱人用过的。下图的蚊帐挂钩非常熟悉。


砚台上雕刻的是鸽子?

这鲤鱼花盆子,我家也有一个,有裂缝。以前,只要不是特别贫穷的人家,一般都有一些上代传下来的老货,可惜随着时代变换,普通人的不识货,摔碎扔掉或者廉价卖掉,已经极为少见。



上图铜物件,以为是什么暖炉,原来是藏食物的罐子。

上图系着红丝带像凉帽一样的黄铜制品,我家以前也有,估计搬家时卖给收废品的了。是敲锣打鼓的锣吧?

据说,近阶段的市场,钱币比较好销。想起在采购站上班的时候,有人搬来一袋用绳子串起来的铜钱,换去几元钱。后来,同事阿三出钱买回,不知现在怎样?是否保留完好?

下楼的时候,发现露天摊子上有人围着鉴赏某样东西。好奇探探,发现地上的三五牌台钟和算盘,还有一些木制小家生。它们是多么的熟悉!

一圈兜下来,什么都没买。我是旁观者,看看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