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陪读的家长,把回到学校周边租赁房称为回村,这是一种对居住生态的描述,更是一种对自己心态的表白。
村,在脑海里,是一个美丽的词汇。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乡村爱情,村歌民谣,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呵呵,还有一个鬼子进村,但即便是这个词,谴责的也是鬼子,心疼的是村。
村,因座落在不同学校周边而条件各不相同。有豪华版的,多为开发商配套或赞助学校而来的学区房,也有城中村,拆迁安置房居多。就南渝而言,属于后者。嘉和康桥、西泽雅苑、东林雅润、安居小区,将学校揽入怀中,形成城中村,村中校。
居住的小区结构欠科学,干扰大。你在客厅,能听到隔壁锅碗瓢盆交响乐,你在卧室,能共享晚睡的人播放今夜你会不会来。小区道路狭窄,再挤上几排摩托车,凡过往男女,迎面而来,侧身而过,老的少的,帅的靓的,匆匆一瞥,不作片刻停留。小区电梯拥挤,两梯10户,加上电瓶车经常还要上楼,只能踮着脚尖立足,屏住呼吸坚持。遇到电梯罢工,不是以小时计,而是一罢就几天,甚至几月,爬楼梯,昏暗,挤电梯,漫漫。
村,住着友善的村民。进村一年来,未闻甩锅甩盆甩巴掌的声音,也鲜有激烈的争吵,一片和平的气象。无论早出,还是晚归,在单元入户的门厅,白发老太太们,坐成两排,扶着拐仗,拉着家常。你报以微笑,她们回以和蔼的目光。偶有卖菜的村民,你在小摊前驻足,他立刻热情招呼,你掏2元或是5元,他会抓起一把,绿色,新鲜。凌晨两三点,每有野猫掠过,惊起电瓶车惶恐的尖叫,也不曾见哪家阳台灯亮,站出来一个骂街人。
村,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陪读家长中,有全职的,也有兼职的,有举家搬迁的,也有单骑赴会的。个个身怀绝技,叹为观止。有的做菜精细,庖凤烹龙,让你怀疑她们是不是点的外卖拿出来晒。望着儿子不挑剔的吃相,我默默地念叨“对不住了,我只管饱,不管好”。有的信息灵通,天下大事,尤其教育,无所不知,无所不精,让你感叹顾佳是不是这样炼成的。以往有疑问找度娘,现在多了个途径:进村,微信群。有的是热心肠,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资料互通,资源共享。有人问“雷锋叔叔去哪儿了”,让我来告诉你:来村里了,并且叔叔变阿姨了。
村,她不仅仅是一个栖身之所,还寄托着大家的希望。我们时常在说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时,背后总有一幅美妙的画卷:和谐静谧的村庄,勤奋劳作的农民,一种拼搏进取的精神,一种稳重踏实的性格,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村,因有学生隐身于此,充满灵气,人,因有村的那份安宁,满怀希望。这有家的感觉,这是村的味道。
走,回村,每天在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
2020.9.1 康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