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
其实这个故事似曾相识在哪见过,好像高中接触过这篇文章。
只知道欧•亨利很厉害,但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其实里面的故事写的很棒,但是自己感觉不太会品味。
刚刚看到了弦音的评论,说的好棒呀。品析它的文章结构、手法、蕴含的深层含义可以了解当年的美国历史,真要是自己去读应该读不出这么多吧,弦音好厉害。
“又落了一片。汤我也不想喝。只剩下四片了。我想在天黑前看那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然后我也要去了。”
看到文章里面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了之前室友的朋友,头发经过化疗已经掉光了。
医生技术有限,如果是在这儿治疗,唯一的方式就是截肢,她听到后当场晕倒了。
她此时已经对自己抱有很渺茫的希望了,但是找到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后,听到说可以治疗不用截肢时,她发了一条朋友圈说“阳光洒下来是希望”。
回到原文,最后一片叶子怎么也没落下来,琼曦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给她生的希望的是贝尔曼连夜下雨为她画的最后一片叶子。
我在想,贝尔曼一生都没有艺术成就,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创作这个最后一片叶子的原由吗?
这里面也说他希望琼曦能活下去吧,毕竟他说了琼曦是这么好的人。
其实我在想他认为的琼曦这么好会不会是琼曦对艺术执着,对于想去那不勒斯海湾画画的成全。
所以,我在想贝尔曼画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在成全琼曦的梦,也在成全自己的梦。
其实,也看到了别逗老师的发了一段很长的话连接了这个故事,好的故事真的能记忆深刻换起共鸣吧。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读到这里的时候,那个木樨草香感觉是男子找寻那位女子的希望,希望寻着这个香味能找到一丝痕迹。
但是那个房东太太的谈话,道出了那位女子已经自杀了。
正好和那位男子想自杀的方式一样,这真的是戏剧化的呈现吗?
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好,有些事情不知道一直被瞒在骨里也是人生的悲哀吧。
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
其实我不太了解在那样一个美国时期的情况,但是看到忙的连告白都是抽时间并且需要立刻回复感觉颠覆了自己的三观。
当看到最后,看到大家都评论了哈哈哈,我在想这个故事要表达什么呢?其实我没读懂。
如果说忙的连自己已经结婚了都不知道,就像叶子评论的“在忙的时候记得再次求婚,说明还是爱着的”,那么为什么连结了婚这件大事都忘了呢?
二十年后
这篇文章在高中阅读里面接触过,当时也被触动过。
对于久别重逢能相遇,这是应该庆幸的事情吧,谁能想到,久别之后重逢了却以彼此相对立的人物警察和通缉犯的形式呈现在眼前,并且还是以另一位人的身份递给的纸条相见。
其实这些故事还没读懂,也许需要看大家的共读批注,共同讨论才能懂些什么。但是真的想说欧亨利写小说,真的写的很好。
网友评论